舟山锣鼓与舟山群岛

来源:舟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5:39 

“舟山锣鼓”是产生于舟山群岛的一种民间艺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出现在东海的海面、码头、渔村与街巷,也走进过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我们从舟山群岛的人文地理环境方面认识其发生的“土壤”和“气候”,将可以深入认识其发生条件和艺术特点,以利于它的健康发展。

一、“舟山锣鼓”的历史渊源

“舟山锣鼓”曾经被划为“浙东锣鼓”。

“浙东锣鼓”指流行于浙江东部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地的吹打乐,其“五锣”或“十锣”演奏方式,都是由一人演奏多面锣或多面鼓。

这是浙东锣鼓的共性特点。

学界一般将“浙东锣鼓”的起源追溯到明代中叶。

“浙东锣鼓”的历史渊源是明代军队演练与作战时锣鼓的指令性运用,也是战争获胜后民间的庆贺性运用。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戚继光(1528~1588)被调到抗倭斗争最激烈的浙江战场,任浙江都司佥书,司屯局事。第二年7月诏升为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参将。 1559年组建“戚家军”,纵横浙江、福建海上数年之久。

戚继光的《晓征》诗写道: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

行军时,戚家军连沙鸥也不会惊动;作战时,劲吹的胡笳和狂擂的战鼓连深山老僧也惊吓不已。

据民间代代相传的说法,每次得胜归来,民众往往演奏《将军得胜令》以表庆贺,这个吹打乐曲目是浙东锣鼓最著名的一首。

张岱[(1597年-1679年(?)]《陶庵梦忆》卷七《定海水操》记录了一次海上演武场景——

定海演武场在招宝山海岸。水操用大战船、唬船、蒙冲、斗舰数千余艘,杂以鱼艓轻艖,来往如织。舳舻相隔,呼吸难通,以表语目,以鼓语耳,截击要遮,尺寸不爽……

明清时期,舟山是海防要塞,多处建有备倭水寨,例如沈家门渔港现在还有“戚家湾”、“教场下”等地名。水军演练,由于风浪声声,“呼吸难通”,只能用响亮的鼓声传递号令。此外,当年作为鼓舞士气的军乐演奏也影响到了“舟山锣鼓”的形成——民间以火铳代替火炮,以彩旗代替军旗,模仿鼓乐演奏、方阵行走等形式,就形成了舟山锣鼓的演奏特色。

追溯“舟山锣鼓”的历史渊源,不应忽略文献记载中的“水操”,也不能忽略现今已经湮灭无闻的军乐。

二、“舟山锣鼓”的地理环境

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群岛,位于太平洋西岸,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浙江省北部东海海域,自古誉称“海中洲”,为陆缘群岛。

这里海域辽阔,岛礁众多,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岛礁1390个,分属于舟山市的嵊泗县、岱山县、定海区、普陀区。

舟山群岛是浙东丘陵山地向东北延伸的部分,主要由花岗岩、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其排列与构造线均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嵊泗列岛,南至六横岛,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六横岛、金塘岛、朱家尖岛、衢山岛、桃花岛、秀山岛、泗礁山、普陀山岛、枸杞岛、嵊山岛等。

地图上,舟山海域条条水道纵横,座座水门耸立,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渔港之一,也叫“中国渔都”。“沈家门”就是一个表示海上航门的地名。

舟山群岛适宜的海洋环境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而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孕育了独特的民间艺术,“舟山锣鼓”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舟山锣鼓”的海洋精神

“舟山锣鼓”是“舟山”的“锣鼓”,“舟山”是个性,“锣鼓”是共性,而舟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方,“舟山锣鼓”自然蕴含着舟山海洋特色——海洋的精神价值、渔民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一)“舟山锣鼓”原名“码头锣鼓”、“行会锣鼓”,是舟山民间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组成部分。

舟山是鱼的仓库,也是船的世界。每年的鱼汛旺季,各地渔船千帆云集。古代,渔船上没有导航与通讯设备,船上的锣鼓就成为传递信息和壮胆驱邪的生产工具。航船或渔船拢洋(靠岸)、出海,锣鼓用于送客和迎客,那锣声就逐步地发展为“太平锣”、“欢庆锣”、“迎送锣”、“问候锣”、“联络锣”、“呼救锣”。渔民们将大小不同的几面锣用一木框固定,挂在船壁或竖在船头由一人敲打,久而久之,这种敲锣打鼓便演变成为“码头锣鼓”。

“码头锣鼓”也用于新船下水。

渔区俗话说:“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神秘莫测、翻云覆雨的大海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对象,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舟山的各种信仰和禁忌相当繁盛。例如,龙就是渔民眼中的灵物,舟山渔民称渔船为“木龙”,新打的渔船第一次下海,称为“木龙赴水”。

《舟山市志》记载道:

……新船下水时,再揭去红布,称“启眼”,由身强力壮、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几十名青壮年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气氛中将船徐徐“赴水”(推入水中),谐音“富庶”,以示吉利。赴水时,东家站在船头上向木工师傅和围观者抛分馒头,即谓“新船下水抛馒头”。

“舟山锣鼓”里就有《木龙赴水》的作品。

(二)“舟山锣鼓”也叫“海上锣鼓”,是海洋事物和涉海行为的艺术呈现,大海、岛屿、渔船、龙是舟山锣鼓的几个基本的海洋精神元素。

“舟山锣鼓原名叫‘海上锣鼓’,而‘高家帮锣鼓’则是‘海上锣鼓’的一个品牌,至今保留着原生态演奏曲牌和演出形式,整场演出表现的是渔民出海、捕鱼、满载而归的情景,共有16人参加演奏,除锣、鼓手外,还有唢呐、海螺、杯、碟的演奏者。每种乐器(器具)声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唢呐声起,表示出海的日子到了;‘咣咣’锣声,表示此起彼伏的潮水;吹响海螺,表示渔民们相互招呼着结伴出海;鼓声雷动,表示渔船拉响马达……”(吴静:《草根艺人高如丰的锣鼓人生》)

可见,“舟山锣鼓”艺术再现了舟山群岛的海洋物事,也艺术再现了舟山渔民的涉海行为,体现在曲名上就有《潮音》、《海上锣鼓》、《渔舟凯歌》、《海洋丰收》、《龙头龙尾》、《回洋锣鼓》、《龙腾虎跃》、《细打沙船》、《海娃闹海》等。

还有的资料指出:

上世纪五十年代,三番锣鼓的老艺人们在原有锣鼓点子和民间乐曲的基础上,根据渔民开洋、起网、丰收等等生产情景,逐步整理,组成了十面锣、七面鼓配套的“排鼓”和“套锣”,作为“粗打”;同时,间以唢呐、二胡、笛子等管弦乐器伴奏,作为细打。还用七只木鱼敲击出黄鱼在海上咕咕的叫声。这就形成了能反映东海渔民豪爽、粗犷性格和他们战风斗浪、机智英勇的海上特色的吹打乐曲(林新乃:《中华风俗大观》)。

(三)“舟山锣鼓”的演奏方式与艺术风格是渔民生命体验的审美迹化,是海渔文化和海洋景象的审美抽象。

原生态的“舟山锣鼓”创作主体和演奏主体为海岛民间职业演奏班子,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就是渔民,或者熟悉渔民生活。

定海白泉乡“高家班”演奏班子的高生祥、高如兴、高如丰父子,是舟山锣鼓的一代传人。高如兴不但自己创作了反映渔民海上渔业生产起锚、出洋、回洋、庆丰收的《海上锣鼓》,还协助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浙江省歌舞团创作新型的“舟山锣鼓”作品。

舟山锣鼓的主奏乐器,一是“五音排鼓”,由五只音调高低不同的大小堂鼓组成,按鼓的音调由高到低排列。一是“十三音套锣”,亦称“排锣”,有李月锣1面,大小才锣6面,狮锣4面,中低虎锣各1面。

这种“排鼓”与“套锣”的演奏方式取决于古代航船和渔船的特点,船工少的情况下,一个人便要兼敲几种乐器,要让锣鼓声传送得远,又要敲奏起来方便,他们就设法在原有的响器中,增添了大锣、大鼓,并将几面大小不同的锣,用一木框固定起来,或竖在船头上由一个人敲打。

——排鼓演奏有单击、滚击、跳击、双单击、排滚击、定桩跳击,配以套锣演奏的跳击、滑杆奔泻式等技巧。

舟山锣鼓乐曲炽热、粗犷,与大海的广阔、浩瀚与暴戾形成一种对应,其审美风格其实就是大海景象的艺术抽象,表现了东海渔民那种豪爽粗犷的风格,富有浓郁的海岛生活气息。(注:裘旭惠,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技学院2012届毕业生;瞿明刚,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