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岁月中的舟山中学校名演变

来源:舟山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6:04 

在90多个风雨历程、沧桑岁月里,舟山中学经受多种磨砺,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化,众流汇聚,一步步壮大,成为今天这样的省内名校。在这样的经历中,学校的名称也因此而发生变化。

A

1921年,舟山第一个现代教育模式的中等学校开办,当时命名为“定海公学”,意为定海的平民大众的子弟都可以上学。学校设中学、小学两部,中学为高中、初中四年一贯制。1924年,学校改名为“定海中学”。1927年秋,高中停办,初中学制改为三年,更名为“私立定海初级中学”(习惯依然称为“定海中学”),小学部改为中学的附属小学。 1934年1月,根据教育部“私立学校不得利用行政区域命名”的规定,学校就改名为“定海县私立舟山初级中学”。

1926年4月,为了解决舟山女子上中学难的问题,刘鸿生先生捐资在定海北门四眼井跟(即今舟嵊小学址)创办了“私立定海女子初级中学”,1934年1月,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原则,学校改名为“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鸿贞”这个校名,是刘鸿生与夫人叶素贞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以纪念他们办学业绩。这是舟山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女子中学。

1935年,由于刘鸿生用来捐助教育的闸北、天来丝厂在日本飞机轰炸中受损,再加上丝市不佳,丝厂停工,舟中库券本息及闸北、天来两个丝厂租金加起来不足办学资金。由于鸿贞女中的经费全由刘鸿生先生供给并无基金,而当时因“市面衰落,经济困难,独力难支,不能继续供给”,出现了办学经费紧缺的状况,1935年秋,“私立鸿贞女子初级中学”与“定海县私立舟山初级中学”合并,实行男女同校制,学校又改名为“私立舟山初级中学”,简称“舟中”。

1939年,日军占领定海,学校迁至上海,与上海、苏南、浙西等地十八所私立中学联办,称为“上海市私立华东联合中学”(1942年停办)。 1942年,在“舟中”原址兴办“昌国中学”,抗战胜利后,“昌国中学”学生并入“定海县立初级中学”。

1946年8月,“舟中”附设小学在原址复校,1947年2月“舟中”复校,校名依然是“私立舟山初级中学”。

B

“定海县立初级中学”始办于1945年秋,校址设在学宫内(现定海一中所在地),原为初级中学,1949年增设一个高中班,1950年发展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浙江省定海县立中学”。

“定海简易师范学校”原为1930年7月县立第一中心小学内附设的县立师范讲习所,招小学毕业生1班,学生23名,学制3年。 1933年8月迁入学宫办学,改名为“定海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35年学制改为4年,由“舟中”代办,1939年因舟中迁至上海而停办。1946年9月复校,校址在书院弄原蓉浦书院旧址,1个班,学生50余名,学制3年。次年办5个班,学生151名,其中简师科l班,学生30余名,学制1年,收初中程度的小学教师入学。1950年9月“定海县立简易师范”并入“定海县立中学”,成为县立中学简师科。

C

1952年秋,根据刘鸿生先生的建议,“私立舟山初级中学”与浙江省“定海县立中学”合并,校址设在“舟中”校区,校名为“浙江省定海县中学”。1958年9月,根据有关规定,学校改名为“浙江省舟山第一中学”。1959年9月更名为“舟山县第一中学”。1960年,学校被列为全省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62年,舟山复设行署,学校正式定名为“浙江省舟山中学”。1981年春,学校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公布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12月,学校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舟山中学几经磨难,几历演变,经受了历史风雨的洗礼,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发展、壮大,成为省内一流的重点中学。而上面出现的这一些校名,有的因故改名,有的因为融合而改名,都是舟中发展历程中的点点印痕,记下了一个学校的艰难历程和发展轨迹,值得细细回味。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