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应急救险 更重长效预防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8:27 

20世纪90年代中国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在3000亿人民币左右,而进入21世纪,在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圈定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事件四个灾种中,前两项灾害平均每年的损失就达万亿元人民币,大大抵消了国家经济增长的实际水平。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实践中反复证明的“法宝”。从“测报”到“防抗”再到“救援”,灾难面前需要我们沿着这条完整的防灾减灾链,环环相扣,注重将经验总结成制度,将应急救险深化为长效预防。

在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防御应以气象灾害为重

国家减灾委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依靠科学,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

李泽椿认为,大家要树立正确的灾害观,科学看待自然灾害,以防为主,把中心转移到研究自然灾害规律、提前发布预报预警上。而提前防御又应以气象灾害为重。来自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表明,几乎有九成自然灾害与天气气候事件存在关联,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40年平均上升了10倍。

在灾难前,社会的默契程度尤为重要。各部门对自然灾害的观测资料如果不共享,决策部门收集的信息就不完善;地球物理探测信息标准如果不统一,形成决策意见时往往会有冲突。因此,共同合作完善观测体系是避免重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必经之路。

此外,提早预估灾害还需要稳定的人才队伍。李泽椿说,国家对减灾体系的研究应该给予定向、长期、稳定的支持。包括人员队伍的稳定,例如在气象部门,就鼓励预报员终身从事预报事业。

遇到突发灾害,去哪里避难?

如果突然发生了地震,你迅速跑出屋子,应该去小区的什么地方躲避?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傻了眼。

同样的问题,在邻国日本回答起来就容易得多。日本的学校是防灾的中心,很多学校建有小仓库,里面储存了淡水、铁锹、燃料。在街道定期发出的防灾通知中,总要标出学校所在的位置,告诉住户一旦发生灾害,要去学校躲避。

在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遇到突发灾害时,都有所行动,但应急仅仅被看作是一项紧急任务,对“应急常态化”的考虑欠缺。设想如果平时就建立避难所,可用于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防御,一劳永逸。

在应急工作人员中也出现了相应问题,例如台风来临前,气象部门提前一周左右发布台风预报,相关部门进入紧急状态:24小时值守、筹备救灾物资、大规模转移群众,往往等到台风登陆时已身心俱疲。

针对常态化应急管理,中国减灾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认为要在总结吸纳各种应急处置经验的基础上,从大量不确定因素中寻到具有重复性、共通性、程序性的规律。使决策、部署、演练都处于规划与预案的衔接之中,有效缓解应急处置时一拥而上“超大”的工作量,减少应急决策管理上的失误。

李泽椿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要把紧急任务转变成一种常态工作,不靠人海战术,不用疲劳作战。“应急状态应该越来越少,要学会从应急中总结出常态工作应该怎样做,提高应急效率。”

唤醒防灾意识 强化主动减灾

1989年,李泽椿带队去美国接受计算机培训,学到的第一堂课竟是遇到龙卷风应该怎么躲避。这堂课令他至今记忆犹新。

普及科学知识,可谓是主动减灾的一条途径。尤其在当今,灾害预警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尚待突破时,公民更应该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在自然灾害前有自救的能力和意识。

不幸的是,2010年中国公民具有基本科学素质的仅为3.27%。很多人,尤其是远离灾害区域的城市居民认为灾害预警并不十分重要。

其实,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加剧了城市抗灾的脆弱性。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曾用“不设防的农村,高风险的城市”来概括近年来气象灾害影响的特点。2000年3月27日,一阵大风将北京安翔里小区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员吹离工作平台,造成3人死亡;2007年7月18日,山东济南市34人死于特大暴雨……这些灾害足以敲响警钟,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应该从小培养。

另外,唤醒群众防灾意识需要加强保险意识。在我国,保险赔付率极低,例如,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来自保险业的赔付额仅18亿元,与具有巨灾保险制度的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李泽椿说,有了保险意识,不仅能增加每个人的防灾减灾参与度,还能让政府转移更多的精力到灾前防御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