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热闹的都神殿

来源:李世庭   发布时间:2015-05-21 03:37:13 

都神殿庙台

都神殿外景

堪称定海城里第一大庙的都神殿,坐落在老城区东隅,现在的舟山医院门诊部对面。在商铺云集、高楼林立的水泥房子中间,夹杂着这样一座偌大的旧式庭院建筑,看上去有点冷清和落寞。

在半个多世纪之前,这里是定海城里一方热土,不但四季香火不绝,每当农历五月,都神殿要演将近一个月的 “都神戏”。有时候,五月的“都神戏”演完了,到秋后还接着演。定海城乡演出庙台戏的庙宇不少,但以都神殿的庙台戏最为出名。可以说,我们定海人的祖辈都是看着“都神戏”长大的。

煞清爽,王其昌

“都神戏”从五月初七演起,一直要演到廿八。演出的戏班都是沪甬一带有名气的,如“大鸿寿”、“宋翔记”、“三星大连坠”等。每天演出日夜两场。有时候,一些商家富户为了“还愿”,还得加演早场,演所谓“愿戏”。有时,戏班应商家富户所请,正戏开演前加一段“跳加官”,演员扮作天官模样,头戴面具(俗称大头壳子),双手或者捧一只大元宝,或者持一幅写有吉祥语的条幅,在大锣大鼓的伴奏下手舞足蹈一番,民间称为“溜大头”。庙会期间,红男绿女都赶来看戏,小商小贩在庙门外兜售吃食,小孩们在人群间穿梭嬉闹,庙里庙外人头攒动,锣鼓声、弦歌声、叫卖声、笑闹声汇成一片终日不绝。

“都神戏”演至廿二、廿三、廿四这三天趋于高潮。会首会不惜重金从外地请来名角演出他们的拿手好戏,如张翼鹏的《安天会》、《锤震四平山》,筱毛钓的 《狸猫换太子》,韩素秋的《盘丝洞》,王其昌的《三本铁公鸡》,这些名角的功夫都相当不错,武打用真刀真枪,演起来十分逼真。定海至今还留传一句俗话:“煞清爽,王其昌,再要清爽梅兰芳”。“煞清爽”就是指王其昌演武戏,一招一式,干净利落,不瘟不火,恰到好处,再要比他演得好,只有京剧大师梅兰芳了。

上世纪30年代,抗日的烽火燃起,都神殿成了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阵地。一批进步青年在都神殿创办工人夜校、散发宣传抗日救亡的传单,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抗日救亡的戏剧在这里演出,昔日弦歌声声的都神殿戏台此时响起了 《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会唱》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慷慨激越的歌声。

供奉的神仙与众不同

都神殿的“都神戏”知名度最高,都神殿供奉的神仙也与众不同,神龛里有五个神相:一个黄脸、一个白脸、一个青脸、一个红脸、一个黑脸,他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都神跟城隍神一样,都是维护城池安全的神。很早以前,定海城里迎神赛会一年有三次:东岳会、城隍会和都神会,后来后面两个会都停办了,只剩下一个东岳会。

据志书载,都神殿是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从晓峰岭迁建到城东隅的。鸦片战争英军侵占定海期间,都神殿毁损严重。道光二十八年 (1848)、光绪元年(1875)先后两次重修扩建,形成现在拥有的五座主建筑、四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4655平方米,1979年被地区行署定为地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神殿建筑布局,中轴线上有头门、前殿、戏台、正殿、后殿,组成四进院落,后面一个小院落十分清静雅致。前、后殿均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建筑。左右对称的廊庑将四进院落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楼面栏板一律饰以藤花图案浮雕。中轴线两旁还建有厨房等附属用房。

都神殿的庙台要比一般的庙台宽敞,工艺水平也比较高。台高4米、宽6.4米、深7.6米,四角由四根30厘米见方的青石金刚柱支撑。台顶斗拱结构,歇山顶,飞檐翘角,屋脊上塑有一尊尊跃马挺枪的古代英雄人物塑像。站在台上仰视台顶,上面是八角形辐射式藻井,饰以龙凤彩绘,四角围以木雕蝙蝠。台正面“出将”、“入相”两道门与台两旁的楼廊相通,演员上下场可循着楼廊进入厢房去休息或化妆,十分方便,这一点也是其它的庙台所不具备的。

作者简介: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文联原秘书长。著有民间故事集 《普陀山的传说》,越剧 《唐宫风雨》、《观音出世》、《观音得道》编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