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鉴明:建立“三峡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平台

来源:华龙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5:03 

三峡库区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诸多挑战,如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被破坏、库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水库诱发地震的灾害加剧,并增加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如何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金鉴明院士9日建议,中国科学院尽快组织相关科技力量,在重庆市共建“三峡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现状:原有生态平衡系统被破坏

“近年来,虽然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取得的进展及成效有目共睹,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更让人担忧。”谈到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金鉴明表现出更多的是忧虑。

目前,三峡库区拥有的原始天然森林数量极少,且还在呈减少趋势,绝大部分森林为次生人工森林。“原来的一大片原始森林,慢慢变成了草丛,最后向石漠化演替。”金鉴明说,这样的后果,造成的是地表水资源失衡和水污染严重,出现塌陷坑、地裂缝、危岩、崩塌等。

“珍稀植物的濒危也应该引起众人的关注。”金鉴明表示,由于地质的运动、三峡工程的修建以及森林植被的破坏等,库区珍稀濒危动物分布不均衡,大部分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森林草灌的生境中,且多呈零星残遗状态。

陆地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退化的同时,水生生态问题同样突出。金鉴明指出,随着近年来乌江、香溪河、小江等支流出现水华现象,鱼类等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受到影响。此外,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都与库区环境被破坏有关。

对策:尽快建立“三峡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金鉴明建议,中国科学院应尽快组织相关科技力量,在重庆市共建“三峡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应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挑战。

在这个平台中,可以依托中国科学院现有的科技资源,在院、地合作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整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水生态、水环境、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各方面的科研能力,实现人、财、物以及科研信息、成果等方面的高度共享和相互支撑。

针对库区因水华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趋势明显,金鉴明建议,可安排专项资金开展集镇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对受175米蓄水影响的饮用水源进行迁建、改建或对净水工艺进行针对性的提升改造,解决受“水华”影响的群众饮水安全的问题。

三峡库区水文地质灾害不断发生,库区又是关系上中下游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资源地和生态水资源地,金鉴明表示,在库区建立一整套点线面结合的完整的环境和生态数据动态监测、预警机制非常有必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