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报告:“发展中国论坛(威海)峰会”在文登召开,海洋专家应邀在峰会做主旨演讲

来源:海洋财富网 王洵   发布时间:2015-05-20 18:17:41 

发展中国论坛.威海峰会现场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巡视员、知名海洋专家王诗成在峰会上作了“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建设海洋生物产业航母”的主旨演讲

海洋财富网威海8月6日电(记者王洵)8月6日-8月7日举行的“发展中国论坛(威海)峰会”在文登市召开,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张文台上将、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出席峰会,30多名专家学者为发展我国海洋经济支招。论坛围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环境保护、中外投资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把脉”,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为威海南海新区建设献计献策。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巡视员、知名海洋专家王诗成在峰会上作了“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建设海洋生物产业航母”的主旨演讲,他提出的建立“半岛国家海洋牧场”的概念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王诗成认为建设国家半岛海洋牧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全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海洋牧场建设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是个系统工程,要高标准制定“半岛国家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要凸显海洋牧场建设的作用和地位。在产业定位、优化布局、立体利用、发展空间、扶持政策等诸多方面突出海洋牧场建设专项需要,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工程的有效开展。
 要继续加大实施近岸海域的生态修复,以建设近海渔业增殖功能区、人工鱼礁区、海底藻场、种质资源保护区、休渔区为主要内容,实行生态、立体、综合开发建设,将山东半岛沿海16万平方公里的水域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工程。
 针对海洋生物技术、深海养殖技术、海洋立体利用技术、渔业增殖品种选优改良技术、人工渔礁建造技术、人工放流及增殖管理等关键技术,组织技与应用,提升海洋牧场建设的产业化水平。引进借鉴国外发展海洋牧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不断提高海洋牧场的技术含量。
 牧场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建议建立灵活有效的融资渠道。海洋牧场建设是对海洋国土的立体开发利用,是重要的蓝色食品基地和碳汇经济,任务繁重、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建议成立国家半岛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局,统筹海洋牧场建设的规划、建设、技术指导和管理。
 王诗成认为只要措施到位,到2020年半岛海洋牧场产值(含海洋生物产业产值)将突破2万亿,届时山东半岛地区将成为全国最大、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现代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晓东就南海新区尝试“分布式能源”利用模式;财政部财政研究所研究员刘尚希就“海域产权界定与海洋经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教授就“创新驱动型区域经济发展及路径”;商务部外资司巡视员刘作章就“加强中外投资合作,发展蓝色经济产业”; 山东行政学院教授徐晓鹰就建立蓝色经济产业集群;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就如何提升威海现代渔业;发展中国论坛执行主席王瑞璞教授就“从全球视野看中国改革和崛起”作了峰会演讲。
 山东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孙钜研究员主持峰会,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在峰会高度评价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威海南海新区开发取得的成绩,并对发展海洋区域经济的作了精辟的演讲。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