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毒无解药 织纹螺遭禁售
记者叶淑萍 实习生陈力欣 针对近期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卫生部日前紧急发布织纹螺禁售、禁食令。南都记者昨日走访深圳多家水产市场和海鲜酒楼,未见织纹螺踪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因进食织纹螺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深圳市场严查谨防上餐桌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昨日上午,福田农批市场水产交易区内,钉螺、花螺等螺类均有销售,未见织纹螺踪影。记者先后询问近十位档主,得到的回答均为“没有织纹螺卖”。该市场鲜活部负责人刘先生表示,卫生部发布通知后,市场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多次检查并未发现织纹螺。
在罗湖区湖贝路东门水产市场和附近的海鲜食街,记者同样未发现织纹螺踪迹。据东门水产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市场销售的多为花螺、钉螺、花甲、带子、圣子等常见品种,织纹螺此前从未听说,也未见有人销售。一名多年从事水产批发生意的商户表示,织纹螺在深圳几乎没有市场,且早些年已被国家明令禁止食用,因此鲜有人销售。
含河豚毒素一颗就可能致命
“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可能致人死亡。”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织纹螺本身并没有毒性,它致命的毒性是从生长环境中获得的。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织纹螺体内可能含有两种毒素,一种是麻痹性贝毒,另一种是河豚毒素以及衍生物。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市疾控中心昨日发布健康提醒称,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市民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因进食织纹螺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误食织纹螺后,如出现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何辨别织纹螺
市疾控中心给出的答案是:织纹螺外形呈长卵圆形,顶部为尖锥形,外壳结实,壳面为灰褐色或黄褐色,长约1~2cm,螺层为7~9层,顶部数层有凸起的纵向细肋,肉体为淡黄色。其它经常被食用的海水螺类,如东风螺(也叫花螺)为黄白色外壳,表面光滑并具有长方形的紫褐色斑块;红螺、香螺等个体相比织纹螺要长许多倍,一般都在7~8cm以上。
作者:叶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