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成为罗氏沼虾主产区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时间:2013-06-20 10:23:21 

失踪20多年的曼氏无针乌贼重新回到居民的餐桌;野生大黄鱼越来越稀少,价格动辄上千元一斤,而养殖的大黄鱼现在只要几十元一斤;以前价格昂贵的南美白对虾,如今成了餐桌上的寻常菜……这些都是我省大力发展水产种苗产业的成果。昨天,我省首次水产种业专题会议在杭州召开。

据介绍,2000年,水产种苗产业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业五大种子种苗工程之一。近10年来,我省重点强化了本地野生品种和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开发与推广。本地野生品种方面,先后突破了翘嘴红鲌、黄颡鱼、锯缘青蟹、岱衢族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近30种海淡水品种的规模化育苗技术。

如通过对南美白对虾苗种的淡化培育,目前我省养殖规模达到45万亩,年产量近14万吨,年产值35亿元,形成了苗种、饲料、加工、贸易等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我省第二大主导养殖品种。成功选育和辐射推广的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使得我省湖州、嘉兴地区罗氏沼虾苗种生产厂家多达60余家,取代广西、广东等南方传统育苗区,成为我国罗氏沼虾虾苗主产区。翘嘴红鲌、黄颡鱼已成为我省淡水池塘主要养殖的名优品种,养殖面积15万亩,形成了以湖州市吴兴区为核心的我国重要特色淡水鱼苗种供应中心,翘嘴红鲌苗种在长江流域的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我省选育成功的中华鳖日本品系、清溪乌鳖,为我国目前仅有的两个中华鳖新品种。新品种不仅在省内被普遍选用,还推广到全国适宜养殖的省份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2011年,全省中华鳖养殖产量达到13.3万吨,产值70多亿元,约占全省水产养殖总产值的22%,为我省第一大养殖主导产业。

据了解,去年我省水产品产量约530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占比四成左右,但产值占比已达六成左右。

通讯员 蒋嬿钦 本报记者 王燕平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