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39:57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今日在此间召开的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理事会换届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要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系列目标,必须转变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提倡低碳节能生活方式。尤其重要的是引导企业发挥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体的作用。
对于如何才能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徐匡迪提出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强化落实新兴产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进入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内在动力在于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激励扶持政策。从我国实际看,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因此,政府除制定和实施产业激励政策的目标和重点在于引导、鼓励技术成果转化,从总体上促进新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外,还应实施积极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和装备技术等政策。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消费市场的培育,在市场推广、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政补贴、市场秩序方面加大扶持,引导消费。强化落实新兴产业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发展新兴产业。
第二,全面推进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徐匡迪提出,首先是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其次是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设一支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献身科技事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再次是推进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努力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军民之间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
第三,推动占我国企业量99%以上的中小企业向资金和知识含量都较高的基础性产业转移,如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徐匡迪认为,我国99%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微型企业,所以,把控好这些企业的走势和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复杂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是我国社会各界基本共识。从国际经验看,重视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具有很强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以德国为例,德国一直是发达国家中各项经济指标比较合理的国家,过去十年,德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排在西方七国集团第一位。德国经验的核心就是心无旁骛地发展实体经济,而中小企业是德国社会经济的支柱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第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鼓励企业用高新技术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制造业。徐匡迪表示,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就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主要包含: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装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二是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三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和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跨入现代化管理轨道;四是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