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30万网箱密布三都澳 大黄鱼之乡受病害困扰

来源:南方农村报   发布时间:2013-06-20 10:23:42 

据有关部门统计,福建省目前约有40-50万个海水养殖网箱。宁德市是福建省水产养殖重镇,海水网箱养殖约占全省七至八成,仅闽东三都澳海域的网箱数量就在31.83万口之多。其中大黄鱼约占九成,形成以三都澳、沙埕湾为中心的12个海水养殖大区。
上世纪末宁德全市网箱养殖仅3200多口,如今规模已是当年百倍,三都澳海域网箱养殖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当地多采用海面浮标式木质小网箱,抗台风能力差,无法适应外海养殖,使用寿命仅为3-5年。只能局限于内湾浅水区养殖,造成养殖密集病害频发。
“白点病”每年造成上亿元损失
三都澳海域是一个头小辅大的内湾,出水口只有唯一的东冲口,宽度仅2.6千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海湖。现在710平方公里的海域,网箱养殖约占一半,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水网箱集中区。其中南面的青山海域被3万个网箱挤满,使得海水不能流通,活水变成死水。宁德市海事局副局长朱炳棋表示,整个三都澳海域的网箱养殖容量,在8万口左右是较为合理的。但目前整个三都澳海域,网箱数量超过30万,是正常科学养殖容量近4倍。如此高密度的网箱养殖已经造成了当地海域N、P严重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悬浮物的污染。
每到炎夏高温季节,沿海港湾水温较高,对海水网箱的养殖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据了解,宁德市海水网箱养殖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6至10月是该病高发期,密度大、水流不畅,将加重病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网箱养殖大黄鱼都会发生白点病,而且严重程度年甚一年。该病发病率、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危害极大,每年宁德市的大黄鱼养殖业因白点病的直接经济损失上亿。
“预防白点病关键是要合理布局、减小密度、畅通水流。”当地的网箱养殖户邱老板 说。实际上,现在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网箱密度过大可能会出大问题。在三都澳的渔排上,随便去采访任何一个养殖户,大家都能说出,导致大黄鱼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养殖密度太大,海水交换不够,导致细菌滋生。 但利润的诱惑让大黄鱼数量只多不少,大家仍抱有“赌一把”的心理,对政府部门关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不予理会。
宁德另一个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品种鲍鱼,也面临着大黄鱼同样的困境。由于近岸海域水质交换能力差,水质污染严重,容易受淡水冲击,养殖效益并不理想。水流交换不畅以及养殖笼内易于沉积淤泥和腐败物,鲍鱼生长速度缓慢,易受病害。而且传统网箱的养殖模式,使得投饵操作复杂,难于管理。
新式网箱效益好 鲍鱼养殖转战湾外
近岸网箱养殖病害频发,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和养殖户开始将目光瞄向湾外深海。据悉,宁德原有的水产养殖区主要分布在10米等深线的近岸海域,10-30米等深线还处于未开发利用的状态。
2010年起,宁德和罗源、连江的一些养殖户开始试点使用外海抗风浪塑胶鱼排养殖鲍鱼。“外海水流通畅,水质好,鲍鱼生长速度快。”金贝尔渔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倪建介绍,比起传统的笼式鲍鱼养殖模式,鲍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高三成,人工成本可以节省80%。
“塑胶材料是从韩国引进的,我们管这种塑胶鱼排叫鲍鱼别墅。抗风浪性能很好,管理方便、使用寿命长,能够保障湾外的养殖生产安全。”倪经理介绍,传统的笼式养殖模式,工人需要把百渔斤重的笼子提起来,才能给鲍鱼喂食剪成小片的海带,劳动强度非常大,一个熟练工人一天能饲养的鲍鱼不超过10口网箱。现在使用的鲍鱼别墅网箱养殖系统,不用提起就可以喂食整片海带,几百口网箱只需要两公婆就可以饲喂。
这样一口塑胶鱼排及鲍鱼别墅的全套设备造价4800元,使用年限从木质鱼排的3-5年提高到10年以上。除了节省劳动力之外,在鲍鱼别墅里水流通畅,水体交换频繁,大大提高了鲍鱼的生长速度和死亡率。倪经理给《农财宝典》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口3m*3m的塑胶网箱能饲养鲍鱼500斤左右,虽然鱼排的成本上升了40%,但生产效益足足翻了一番。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