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诗成:情系海洋的东方之子——著名海洋学者

来源:东方之子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3:00 

茫茫无垠的大海,千百年来潮起潮落,孕育滋养了无数的优秀儿女;亘古以来,他的神秘、他的宽广、他的无穷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王诗成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走近王诗成,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他身上无数耀眼的光环和头衔。
  
王诗成,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获"全国农业系统环保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现任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副厅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青岛海洋大学、烟台大学、青岛潜艇学院兼职教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顾问,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顾问,中国军事海洋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成员……
  
当我们越过这些光环和头衔,看到的是他那如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和海一样深远的"海洋 情结"……
  1950
12月,王诗成出生于山东省长岛县砣矶岛后口村,那个被大海环抱的小渔村里。
   
他自幼生长在海的怀抱中。白天,活泼的海浪伴他嬉戏;夜晚,轻柔的涛声催他入眠;咸咸涩 涩的海风,吹黑了他的皮肤,也吹亮了他的眼睛。坐在海边,望着海上那漂泊在天边的渔船 ,幼年的他萌生了那时的最大愿望,那就是造一艘世界上最大的船在茫茫的大海上驰骋。大 海,陪伴他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也让他产生了终生挥之不去的"海洋情结"
  
年复一年,涛声依旧。胸怀造大船理想的孩子在海洋的呵护下一天天成长起来。19647月,王诗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长岛县的最高学府--长岛中学。然而,正当他操纵着生命之舟行使在辽阔的知识海洋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已被闹革命 的呼声所代替,和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孩子一样,王诗成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  1968
7月,初中辍学的王诗成来到黑山岛水产站,当了一名割鱼临时工。与其他工人 不同的是,别人在繁重的劳作间隙,总是用打扑克、聊天、睡觉来消磨时间,而他,却总是捧着一本本书,贪婪地阅读着,并在床 头写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一段古语用以自勉。
 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1年,幸运女神第-次眷顾了他:5月,他转为正式工人;6月,他 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他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他先后在长岛县革委会办公室、长 岛县广播局、长岛县渔业指挥部、长岛县水产局工作,长期随船出海,成为年轻的出海干部。
 
诗人眼中的海,不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在现实中,喜怒 无常的海洋却给人们带来了多少痛苦的牵挂。深受海洋折磨的母亲曾跟儿子说过,宁可去种 地也不要出海。然而,为了儿时的梦想,王诗成义无反顾地踏入了碧波万顷的海洋。母亲的 心随着儿子在海洋上漂泊了整整5年。在这5年中,他每出一次海,少则七八天,多则半个 月到20天,一个航次下来,人变得又黑又瘦。尤其是刚开始,不习惯船上生活的他晕船晕得 头都抬不起来,海面上波涛滚滚,他肚子里也是翻江倒海,然而他硬是挺了过来。他坚持跟 "海上常委"、副县长王亲寿同志和其他船员们一起在海上摸爬滚打,从事拖网、围网、流刺网等各种作业。他曾爬上6高的桅杆当"渔眼",他曾像其他船员一样顶班掌舵,他 曾和其他船员一起吊网、卸鱼、扒仓……
   5
年的出海经历,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开阔了他的胸襟,更使他被大海那无 穷的魅力所折服。他知道,他的生命已经和大海深深地融为了一体。1976年,王诗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与他朝夕为伴的大海,来到了省 城济南,走进了省水产局机关的大门。他的人虽然离大海远了,但他的心却与大海更近了。就是从那时起,开发海洋的雄心开始像潮水一样不断拍打他的心房。
  
机会的大门总是为勤勉的人敞开。1981年,王诗成又一次得到幸运女神的垂青。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被组织推荐参加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干部专修班的入学考试并顺利通过,当时已届而立之年的他终于走进了他魂 牵梦绕的大学校门。1983年,大学毕业不久的王诗成被任命为山东省水产局渔政处副处长,蔚蓝的海洋,再一次在他的面前铺展开来……
  
正当这位年轻的副处长要扬起他理想的风帆,打算在无尽的大海上破浪前进的时候,面 对他的,却是数不清的急流险滩: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渔业资源管理现状令人担忧,黄海、渤海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水美鱼丰、虾腾鱼跃的壮观景象,17万平方千米的山东近海渔场 ,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经济价值较高的渔业品种产量比重由50年代的55.5%急 剧下降到80年代的32%。过去曾享誉国内外的种群带鱼也已绝迹,黄花鱼也所剩无几……而与此相对比,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渔船却有增无减,海上生产、治安秩序极其混乱,违反国家禁渔期、禁渔区规定,偷捕渔业资源的现象不绝如缕,全省渔业行政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而此时,山东渔政刚刚重新组建不久,还是一支年轻的执法队伍,管理力量十分薄弱。新上任的王诗成,踏入了一片漆黑的夜色中。然而,康德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位经过海洋的惊涛骇浪洗礼的海的儿子不知道什么叫后退。面对着眼前的种种困难,他义无反顾地迎头冲了上去。
   
他知道,渔业管理需要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否则,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失去了航向 一样,将会陷入盲目之中。
   
于是,在黑暗的夜晚,亮起了一盏久久不灭的灯光。
 
于是,在岸边码头上,响起了他那低沉、浑厚的男中音。于是,在奔波各地的列车上,多了一个若有所思的身影。
 
于是,在飞机的舷窗上有了一双凝视大海的眼睛。
 
于是,一篇篇充满时代气息的论文像潮水一样奔涌而出:《渔政管理在建设"海上山东"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美国海洋渔政管理的考察报告》、《浅议我国的渔业立法》 、《山东海上执法机构改革设想》、《论渔政正规化建设》……
   
这些论文涉及了我国渔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对指导山东渔业 的法制建设和渔政队伍自身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  
渔场管理是渔政管理的重头戏。而当时国内的渔业管理形势不容乐观,辽宁自1987年海蜇大丰收以后,连续多年出现"海蜇大战";长江口也出现"鳗鱼苗大战",引起全国关注。而山东渔场的具有毁灭性的"歼灭战 "也在悄悄进行着。一个资源种群被发现,数万艘渔船蜂拥而至,幼鱼、幼虾、幼蛰纷纷被捕上船,顷刻间资源被围歼、被破坏。面对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酷渔滥捕现象,王诗成迅速组织人员对山东的各类渔船、各种作业工具进行清理和普查登记,核发捕捞许可证。把捕捞渔船的作业方式、渔场区域、作业时限、捕捞品种全部纳入许可范围,并对毛蚶、魁蚶、文蛤、增殖虾、海蜇、鹰 爪虾等特定品种实行划区许可管理。这样,全省3万多艘机动渔船,上百万马力和数万计的木帆船全部纳入许可管理,在全国首家将渔船管理纳入微机管理,渔船办证率达98%以上。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地方资源,王诗成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地方品种许可捕 捞制度,制定禁渔期和开捕期。
  1992
年初夏,王诗成获悉,莱州湾海蜇有爆发的迹象。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时间, 成千上万条渔船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莱州湾的各个港口,一场"海蜇大战"一触即发。这对山东渔政管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王 诗成以他超乎常人的沉着冷静,以高超的组织指挥才能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海蜇捕捞管理工作。他们创造了诸多奇迹:投产船数最多,高达万艘;持证率最高达98%以上;产量最高达120万吨;经济效益最佳,达10亿元以上……
  
数年来,这样艰苦的"保卫战"一场场持续着,在全省3 1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王 诗成长年累月地在这里奔波着。"亲虾大战""增殖虾大战""鲅鱼大战"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