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于天飞   发布时间:2013-07-03 10:38:49 

一、池水不活的问题
海参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其活动范围小,行动速度缓慢,主要靠海水的流动带走排泄物和周围的污物,来改善水环境。目前养参池塘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多数养参池塘进、排水口合二为一,水交换不够充分,且有许多死角,再者换水量不大,海参得不到良好的水环境,正常的栖息、存活和生长受到制约。我们认为,养参池塘进、排水口要各设一处(呈对角),应适当加大日换水量,且使用活菌改良。
二、设置人工礁的数量问题
人工礁是池养海参的主要生活栖息场所,人工礁数量的多少应根据海参夏眠和(较明显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来设置。人工礁的数量少,尤其是软泥底池塘,海参生活空间狭小,不利于海参的正常栖息生活。目前养参场家投放人工礁的数量普遍偏少。我们的建议是:投放栖息物体应占池塘面积应达到50%左右,且均匀分布;投放人工礁的体积达到池塘水体的10%以上。这样一来,尽管要增加不少投资,但能得到很可观的生产回报率。
三、放苗和存养密度不适宜的问题
在目前的养参池塘条件下,有2种较极端的情况:一是放养密度太稀,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存养密度在1000头/亩以下,池塘利用率低,生产潜力得不到适度挖掘;另一种是放养密度过大,存养密度在25000头/亩以上,超出生产环境承载能力,其结果是海参死亡严重,或海参生长缓慢,从粗养到半精养,存养密度应该掌握在4000-10000头/亩为宜。
四、投饵的问题
自然海区的海参,春末夏初摄食旺盛季节。池塘养参,应根据池塘条件、养殖密度等掌握投饵量。一般来讲,池塘较肥沃、养殖密度较稀的,不需要投饵,我地区不投饵属普遍现象。养殖密度较大的,在摄食旺盛季节需要适量投饵。投饵应掌握以下原则:(1)肥水与换水不及时须投饵;(2)避免所投的饵料堆积;(3)要适量投饵,尽量减少饵料在池底没被摄食完便腐烂变质的现象;(4)应选用遇水较易散开且质优的饲料。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