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域海龙王传说的类型分析

东海区域海龙王传说的类型分析

来源:蔡佳妮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9:49 



提示:舟山群岛位于东海区域,是中国第一大渔场,有着广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自然成为了龙的理想居住地,流传着许多海龙王的传说。这些传说不同于内地的龙故事,具有独特的海洋特征。东海区域的海龙王传说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型,即龙状风物型、佛地龙腥型、救龙报恩型、龙宫体系型。

一、“龙状风物”型

所谓风物,即具有本地风土人情的物体或物象。在舟山,有许多以龙命名的山、洞、湖、峰、塔、桥、宫、庵以及文物等,均属于风物范畴。而将龙与风物结合起来的民间传说有其鲜明特点:传奇性和真实性。
以舟山三大龙王之一桃花龙王的风物传说为例。

桃花龙王又称桃花女龙,她的来历极具传奇性。相传,秦朝时期因方士安期生在桃花岛泼墨栽桃花,使得岛上遍布桃花,胜似仙境。东海龙王慕其名,神游仙岛,啃吃了半只仙桃留下了龙涎,刚巧此桃被一个姑娘吃了,腹中怀上了龙种。姑娘未婚先孕被岛上人视为不贞,无奈远嫁宁波郭巨,不久生下一个女婴,即桃花女龙。她是东海龙王的私生女,在龙宫中排行老三,即东海三公主。公主从小吃素,长到十八岁也没有洗过一次澡。阿嫂让她洗澡,她要了三七石缸水洗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好。阿嫂透过门缝去看,只见房里有条大蛇在三只水缸里拱进拱出。阿嫂吓得大喊:“阿姆!勿好啦!阿姑让大蛇吞没了,快来吆!”女龙想不到今日洗澡现了原形,一惊之下破窗而出,游进河里。阿姆奔过去一看,喊:“囡,侬还好回来呀!”阿姆叫一声,囡回一次头。阿姆叫唤十八声,囡回头十八次。这就是“望娘十八弯”的由来。后来,女龙游到虾峙岛,变成一个小娘,她求船老大让她上船,起先没有人愿意,后经公主的苦苦哀求,有个抲鱼人同意让她上船。为了报答他,女龙让他下网捕鱼,捕上来的是米粒般的小鱼,等到船到了桃花岛,打开鱼舱一看都变成了大(鱼免)鱼。故而,女龙上岸的岙口,就叫(鱼免)鱼洋。桃花女龙在(鱼免)鱼洋上岸,到龙洞打了个龙潭住了段时间,她嫌龙洞的水不清爽,又拱过对峙山,找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坑,重新打了个龙潭住下。这就是现在的龙潭坑。

吃个龙王剩下的桃子就能怀孕生女,洗个澡就能化身成龙,此等奇闻异事明显有迷信和编造的成分,却因有了确实的地名让人产生似信非信、不信也可信的神奇感觉,为民间传说增添了特定的地方特色。

二、“佛地龙腥”型


在古人眼里,普陀山原是龙窟、龙岛、龙宫。为何它会变成观音的道场?有两则传说提到此事。

一则为《观音兴山迁红蛇》的神话:普陀山原有一个蛇王,率领子孙们盘踞在山上。观音见普陀山环境好,向蛇王借山作为道场。蛇王不答应。观音便提出斗法,若蛇王输了就把普陀山借给观音。蛇王答应了。蛇王的特长是现出原形后能绕普陀山三圈。但观音佛法无边,将普陀山慢慢放大,结果蛇王别说绕三圈,连一圈也绕不起来。只能乖乖地把普陀山让给观音,自己搬到小岛上去了。此处的蛇王是一名为“龙”的蛇。另一则为《观音巧借龙王地》:观音借了龙宫宝地,龙王要观音定一个归还日期。观音无法拒绝,便道:“等到哪一天,全山听不到我弟子敲木鱼的声音,或者千步沙前的海潮声不响了,我就把山还你。”东海龙王再一次上当。

普陀山由龙王的居住地变成观音道场的真正原因是人们信仰观念的转化。

中国是一个龙崇拜的国家,其龙崇拜早于观音几千年。龙贵为海内天子,有降福于民的一面,但也有其喜怒无常、兴风作浪的一面。而观音则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女性海神形象,是人们灾难中的庇护神。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有难最先想到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而非东海龙王。故此,普陀山观音的信仰很快取代了海龙王。据《定海县志》记载,舟山群岛上的宗教性建筑中,佛教寺庙占绝大多数,约300余所;道教宫观约30所;海龙王宫也只有约30所。

佛教的许多经典中常提及龙王,其中观音的化身中就有龙,因此,两种信仰并不是相互对立的。龙王信仰和观音信仰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早已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了。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人本位”的思想。海龙王是东海之王,支配着渔民的一切,纵有千般万般不满,人们也不敢起来反抗。而观音是从“人本位”的角度来对待世人,关爱世人的。两相比较,孰高孰低自见分晓。从“君本位”到“人本位”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价值观的一次伟大转变,是海龙王输给观音的原因之一。

三、“救龙报恩”型


海龙王是海内天子,神通广大,生存环境相对比陆地恶劣的渔民祸福旦夕掌握在它的手中。想要平平安安,满载鱼虾而归,渔民就不得不与海龙王搞好关系。由此,许多“救龙”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很久以前,深山岙里有个新娘子。她第一天上灶做饭,就被灶间壁上喷出的水珠溅湿了衣服。原来那是一只“蜃”喷出的水,她脱下穿在里面的红衣助它跳过龙门得道成仙。一年后,龙神来报恩,给了她一件用大大小小珍珠串成的珍珠衣。这珠衣能照明、避水、避火、避风、吃墨,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

这是个人救龙,被龙报恩的故事。还有同一个村或同一个镇一起救龙的传说。龙被救后感念其恩情,守护一方水土,保佑渔民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救龙”的好处可不仅仅只是幸福一生,机缘了得的还可以借此得道成仙。民间传说中关于这个题材的故事不在少数,例如北宿老龙。

据说,他原是人间的一个孤老头,家在沥港龙王堂。他很喜欢小孩,总把自己种的杨梅分给孩子们吃。有一年,海龙王的孩子也来吃杨梅,北宿老头看到这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心里很喜欢,就拣最大最圆的杨梅给他吃。临走,又让他带走一箩筐。以后,海龙王孩子每年都来。年复一年,北宿老头年龄大又生病了,快死了。海龙王念其对自己孩子的关照,给他吃了颗龙珠。北宿老头吃了以后变成了一条龙,专管金塘岛的雨水。他对自己管辖的地方很用心,岛上年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但并不是每个龙王都是知恩善报的,有时,龙王是以反派角色出现在传说里的。这些龙王大多相貌丑陋,性格喜怒无常,常常兴风作浪翻船死人,让外出捕捞的渔民吃足了苦头。作恶多端的龙王逼得人们不得不起来反抗,废了它的法力,端了它的龙宫。但“救龙报恩”这类传说还有个后续:心地善良的人救出了受罚的龙王,悔过的龙王恪尽职守,造福人间。

上述传说展现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也表现出他们对龙王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古代舟山地处汪洋大海,风暴频发,加之海上生产工具落后,渔民生活十分凄惨,从而造成对海龙王敬畏和恐惧的心理。主观上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感恩图报”的思想在深入人心的同时,被人们赋予到龙王的身上。

四、“龙宫体系”型


在海龙王的传说里,可以发现一个完整的龙宫体系。

首先是龙王,其次是龙子龙女,还有龟丞相、鲌太尉、鳝力士、鳊提督、鲤总兵等水族兵将。东海龙宫金碧辉煌,里面珍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东海龙王尊贵而高傲,龙子英俊潇洒,龙女美丽动人,令人无限神往。

关于龙宫的记载源远流长,古籍中有神医孙思邈入龙宫取《海上仙方》的故事,到了明清年间,随着《封神演义》、《西游记》、《东游记》、《述异记》等一大批著作问世,东海龙宫的描绘越来越详细。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不仅把定海神针描绘得神乎其神,他还把东海龙宫的构造、规模、材料以及龙宫主人的装饰、摆饰、饮食、起居、忌讳等交代得相当清晰。而在传说中,龙宫是由千百块水晶宝石砌成。在龙宫里还有百年银鲳和千年寿龟,食之寿增百年,力增千斤。而东海龙宫最有名的是两颗夜明珠,即天帝如意珠和骊龙珠。如意珠可满足人的任何希望和要求,骊龙珠则可解百毒。另外,《龙女拜观音》、《龙女献珠》、《龙外甥故事》、《骊龙珠》等传说为人们提供了众多信息,使龙王和龙宫变得更具体,更有人情味。“诉说龙宫水族事,道尽世俗百态相。”东海龙宫不仅是皇宫的翻版,亦是人间生活的翻版。《梅童说亲》、《红虾跳龙门》、《虾不懒虫》等,这些故事的内容并不复杂,却颇有《伊索寓言》的味道,寓意深远,有警示之用。用现代人的眼光将其重新加以看待,给予这些传说新的诠释、衍生和延伸,我们能发现其中的内容包括生命、处世、交际、谋略等等,故事简单而哲理丰富,耐人寻味。

海龙王的传说包罗万象,其种类的归纳也多不相同。从其主要变化中可以发现,海龙王传说受到各个时期人类文化、美学、艺术、教育、哲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实质上,海龙王传说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海龙王身上寄托着渔民对大海的感情,是海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海洋魅力的重要部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