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海参陷入价格低谷

来源:中国渔业报   发布时间:2013-07-03 10:22:40 

今年福建省宁德市的海参行业从3月初的丰收季开始,海参就频频受到病患困扰,好不容易闯了过去,眼下到了采收的限期,又遇到了价格低靡关,许多养殖户直呼“扛不住!”宁德市海参业命运多舛的原因是什么?值得人们探讨。
养殖户面临巨亏
“今年海参价格实在低得离谱,再这样下去大家都会扛不住的。”在蕉城三都孟澳村,海参养殖户小陈无奈地表示。往年海参上市后价格普遍稳定在一斤80到90元不等,但今年海参上市以来,价格从每斤80元一路暴跌,现在已被压到一斤55元。这意味着,他辛苦大半年来的成果将全部化为泡影。
三都海域出现的这一现象,并非个例,作为宁德市海参主产区——霞浦溪南海域的海参养殖户状况更让人担忧。
蕉城林先生去年底投了近千万元进入溪南东安海域养海参,算是该海域中等投资养殖户。在经历海参大面积脱皮、吐肠、烂嘴等异常现象后,他同样遭遇到了“价格关”。林先生算了笔账,以养殖大连苗种的刺参为例,一斤苗种进价在110元左右,加上投入饵料及人工成本约100元,合计成本价达到210元。一斤刺参苗养到成参,约为原来重量的2.5到2.6倍,即每斤苗养到成参重达2.5~2.6斤,即使价格给撑到每斤65元,每斤苗收成也仅在170元之内。如此一来,他们每斤就要亏损高达40多元。林先生几个人总共投入近800万元,海参出产量在10万斤左右,按这个价位,总共要亏数百万元之巨。
和林先生一样,最近忙着北上寻找收购客商的养殖户不在少数,但也有一些养殖户扛不住银行的贷款压力已经低价卖出了海参。投入200多万元的蕉城养殖户小孙最近就以每斤60元的低价售出了海参,亏损将近百万元。
养殖户们表示,目前来宁德市收购刺参的大户客商多来自山东、大连等地。这些客商之所以长时间持观望态度,可能与当地一些人从中操纵有关,一些人通过压低价格从中抽头获利。更令养殖户们吃惊的是,他们自己联系的收购商,在谈好价格后,到霞浦两三天后就变卦,迟迟不肯到产地收购。现在,养殖户们是束手无策。
盲目扩张是主因
就目前宁德海参面临的困境,市渔业协会秘书长韩承义分析,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盲目扩大养殖规模,销路没跟上是主因。不少海参养殖户看到去年效益好,便扩大了养殖规模,但销售没跟上,增加了出货压力。同时,今年参苗价格和饵料价格在上涨,也造成了养殖成本大幅度提高,加上今年天气反常造成参苗生长缓慢,出现了损耗。
其次,收购环节存在问题。因今年的产量增加,货源较多,北方收购商便利用不少养殖户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急于收苗卖出的心理进行压价,使得双方进入价格拉锯战。而目前宁德海参只靠北方客源收购,也让价格形势不容乐观。韩承义表示,宁德海参的产量目前只占到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尚属刚起步,要发展壮大还需科学规划养殖,逐步培育规范产销市场。目前有关方面已经在引导发动一些当地企业介入收购海参,平稳市场秩序,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土水产加工企业能看到海参市场的前景,看到宁德海参的价格优势,抓住机遇,让海参加工成为企业利润的增长点,实现宁德海参养殖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今年海参养殖遭遇的巨大亏损,养殖户们也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由于去年海参养殖效益良好,今年许多人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加上新加入的养殖户,加剧了今年市场的低靡。养殖户们表示,他们平日里只顾着埋头培育参苗,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宣传,等到问题出现了才意识到,真是后悔不迭。他们同时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提供帮助,扶持海参品牌,发展深加工业,提高海参的附加值,并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缓解资金压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