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纪实系列报道之九】科技催生热带产胶海藻新产业

来源:国家海洋局   发布时间:2013-07-03 10:22:47 

“科学管财财生财,技术种菜菜生菜。”这是海南陵水的菜农为感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和培植抗病海藻帮助他们致富,而贴在热带产卡拉胶海藻种质资源扩繁与示范推广基地门口的对联。

“通过3年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我们建立起了一套热带产胶海藻栽培技术和高值化加工技术,通过平台示范进行技术推广,带动了产业链条的全面发展,保护和治理了栽培海区水环境,为热带海藻和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产卡拉胶海藻的规模栽培、高值加工与近海环境治理新技术示范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项目负责人刘建国这样向记者概括了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效。

高产卡拉胶海藻

八成产胶海藻依赖进口

我国的海藻栽培规模居世界首位,主要以在温带栽培褐藻海带、裙带菜和红藻紫菜等为主。在热带海藻栽培方面,此前只有从菲律宾引进的长心卡帕藻实现了规模化栽培。由于长期以来对我国独有的、生物特征明显的热带产胶红藻资源基础研发重视不够,导致我国用于生产卡拉胶的海藻原料缺口很大,80%以上的海藻原料需要依赖进口。

以此为背景,2007年,作为首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之一的高产卡拉胶海藻的规模栽培、高值加工与近海环境治理新技术示范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主要开展热带产胶海藻新品种育种和繁殖生物学研究,产胶海藻新品种规模化高效栽培模式技术和示范,优质卡拉胶分级和工业化提取及节水、节能新技术研究,栽培热带海藻,保护和治理海洋水环境新途径研究等多项任务。

改变工艺 实现一举数得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担任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上海北连食品有限公司和海南豪天实业公司等协助承担。通过3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一是成功利用四分孢子技术多批次培育出154株性状分化明显的单倍体,建立了我国首个热带产卡拉胶海藻资源库,并选育出适宜不同海区和季节的优良株系5个。

二是确定了热带产卡拉胶海藻的主要病害为附生藻和冰样白化病。鉴定出主要附生藻为新管藻,建立了新管藻治理专利技术,提出了减少冰样白化病病害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三是建立了提取K型卡拉胶的新工艺,采用了卡拉胶提取、藻渣综合利用和提高胶回收率的新技术,产品凝胶强度大幅度提高,达到每平方厘米1500,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节水和减排30%左右。

四是评估了栽培海藻对水环境氮、磷去除和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超过预期,并发现海藻具有明显抑制致病细菌生长和调节细菌菌群的能力,栽培期间海水质量达到国家1~2级海水标准。

五是研究了卡拉胶寡糖及其衍生物的药学活性,利用藻渣制备有机农肥效益显著。

刘建国告诉记者,通过对比附生藻与栽培海菜的生物代谢差异性,该项目率先找到可杀死附生藻同时又能保活热带产胶海菜的技术方法;构建的藻类处理系统,通过生物工程方法降低水溶解性富营养化物质和改善水质、减少赤潮发生,实现节能减排,形成了多种功效兼顾、效果显著的新技术;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将废物藻渣处理成为有机农肥,提高了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卡拉胶产量,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实现了一举数得。

建立起绿色产业链

可喜的是,该项目已初步建立起高产卡拉胶海藻良种选育→规模栽培+环境治理→高值利用的产业链条和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2009年在节能减排和新资源生产上就直接获得2402万元的利润,形成25篇研究论文和申报4项发明专利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还通过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热带产胶海藻主要栽培国家进行交流,为实现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基础。

虽然在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下,实验平台基地从事苗种苗源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发展一套成熟技术,稳定地提供高质量苗种和苗源,还需要长时间努力,以逐步消除影响产业发展的其他因素。

刘建国表示,今后将继续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建议国家给予持续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热带海藻和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