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世界城市迈进 北京科技创新步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8:57:20 

曾以首钢而闻名的石景山,历经5年的磨砺之后,终于再次像个明星一样出场,而其最闪亮的标签就是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

以《汉武大帝》、《天龙八部》等影视、网游为代表的千余款原创文化创意产品在这里问世;以《麋鹿王》、《浩昊文字国历险记》、《劳拉的星星》等为代表的一批影视动漫作品纷纷走出国门……今天,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涵盖了网络游戏、动漫画、手机游戏、3G新业务、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新媒体影视等多个领域,产业聚集效应逐渐形成。

和石景山一样,正在构建世界城市的北京城里的每个细胞都在迅速裂变,而科技正是这变化的催化剂。

纵观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无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城市的建设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创新城市管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北京正经历着一场新的科技变革,向着世界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产业结构高级化——

石景山的创意突围

“由于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等因素的影响,首钢调整搬迁,这意味着曾‘因首钢兴区’的石景山必须转变发展思路。”石景山区科委副主任周西松的叙述折射出石景山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上下求索。

同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石景山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职能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的功能定位。“于是,石景山区确定了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发展定位,并选择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数字娱乐产业作为切入点,在北京石景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石景山转型CRD的过程中,科学发展的态度和科学决策的身影无处不在。”周西松说。

2004年,“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在北京市科委立项,成为当年的重点扶持项目。这一项目结合首钢搬迁、北京市对石景山的定位,分析了石景山的内外部环境,论证了发展以数字娱乐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同年底,根据课题论证方案,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正式启动,标志着石景山区的数字娱乐已经从论证阶段转入实际运行阶段。

从此,石景山文化创意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2005年“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化基地”、“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三块国家级品牌落户石景山区;2006年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被评为首批“北京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2007年,石景山园成为中关村一区十园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园和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园;2008年园区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科技园区”和“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2009年石景山区被纳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文化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中国动漫游戏城选址落户石景山,北京市动漫产业联盟进驻,北京新媒体产业基地在石景山正式启动。

从第一家企业三浦灵狐入住园区到现在,这里已经聚集25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搜狐畅游的发展是个很好的例子。“员工从200多人到1200多人,办公面积翻了5倍,入住1年多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这在业内产生了极大影响,石景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不言而喻。”周西松自豪地说。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内一线网游过半集聚,搜狐畅游、完美时空、蓝港在线、炫耀天下、千橡网景、暴风网际等数字娱乐知名企业纷纷入驻,从业人员达2万人。年收入超过120亿元,年增长20%以上,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中关村石景山园经济总量每年增长30%以上,3年翻一番,2009年增速居中关村一区十园首位。

同时,《“科技石景山”行动计划(2009-2012)》对科技引领支撑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商务金融、旅游会展、休闲娱乐等石景山5大主导产业做出规划。“科技在石景山的产业转型中起到了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我们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科技对CRD5大主导产业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功能,比如数字娱乐产业当然要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在商务金融发展中我们将以科技金融为切入口……”参与编写该行动计划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管委会环境发展部部长岳继华说道。

如今,石景山区正朝着打造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的目标大步迈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这是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对石景山的期望。事实上,对致力于构建世界城市的北京而言,石景山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以伦敦为例,创意产业的全面兴盛是维护和增强其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的重要支撑。

绿色生态的发芽——

门头沟的颜色嬗变

6月将至,门头沟斋堂镇火村的红杏又将引来大批的采摘游客。而就在几年前,火村大量的煤矿废弃地上还是寸草不生,由于这里是主要产煤村之一,村民都去挖煤,有名的火村红杏近乎灭绝。

“经过小煤矿的关停,以及使用菌根技术、生物有机肥等生态修复技术,这里的煤矿废弃地土壤明显改善,村民重新种植红杏。”门头沟科委副主任田军说。

这样的例子田军信手拈来。5年的生态修复,让曾经为北京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盆火”的京西老矿区,正在成为首都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曾经以“黑白黄”(煤炭、石灰石和沙石)闻名的门头沟如今则以“绿色”闻名海内外。

“大量小煤窑和非煤矿山的开采让门头沟的山体看上去满目疮痍,”田军说,“大家已经意识到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2004年,北京市也明确了对门头沟的定位即‘生态涵养发展区’,于是门头沟确立了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

2005年,在北京市科委大力的支持和指导下,“门头沟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及技术方案研究与科技示范工程”启动,开启了门头沟区进行科技生态修复的工作。

在这一项目中,针对门头沟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破坏类型多样的特点,门头沟与中科院生态中心、清华大学等国内13家科研机构分别开展了“门头沟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以及煤矿废弃地、采砂、采石废弃地,道路边坡,生态现状调查等6个类型的规划研究,同时实施了生态服务功能、融资、政策研究、水土流失技术方案等7个专题研究,全面、系统地了解门头沟生态破坏的现状,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生态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对各类生态破坏类型的修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随后,选取了煤矿废弃地、采石废弃地、废弃石灰矿、采砂废弃地、公路边坡以及生态退化系统等6类比较典型的生态破坏类型开展了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在1082亩范围内,引进实施了土工格式喷播、挂网喷附、护坡连锁砖、格宾网挡土墙、鑫三角生态袋等21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

目前,门头沟已关闭了全区97.6%的村镇煤矿和92.2%的非煤矿山,39家砂石企业和28家石灰土窑全部关闭,原预定2010年完成的关闭任务到2007年底已基本完成。5年来,该区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生态修复总面积达5698亩,构筑起“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三道生态防线,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刘淇书记‘生态涵养不是不要发展,而是更好发展’的指示,我们在大力加强生态修复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建设,加快培育替代产业,以生态涵养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生态涵养成果,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田军说。

目前,门头沟休闲旅游、都市型现代农业、采矿废弃地综合利用等主导产业顺利发展。以休闲旅游为例,已逐步形成特色村落、民俗活动和沟域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妙甸沟、川柏沟等一批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逐步形成。目前建成农业观光园区25家,扶持发展民俗旅游接待户915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401户,建成14个市级民俗旅游村。2008年,全区共计接待游客36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比20042.2亿元增长81.8%

城市管理的技术创新——

东城区的网格管理模式

城管,一直是地方政府与百姓都不买账的老大难问题。而在北京市东城区,人们看不到声势浩大的城市监管巡逻车和城市监察队,但城管人员却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让无照经营的小商小贩们自叹在东城区这块地皮上混饭难,游击战不好打,随时都有被依法处罚的危险,“好像随时都有双眼睛盯着你”。

无处不在的“眼睛”就是东城区政府依托数字城市技术研发的“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系统”,实践证明,世界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城市管理、高效的城市运行、宜人的城市环境。

2004年,北京市科委支持的“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立项,东城区开始探索网格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在东城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有一块电子大屏幕。这块运用网格地图技术的大屏幕中,以大体相当于1万平方米的面积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网格划分遵循现状管理、属地管理、地理布局、方便管理等原则,将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按照功能区划,将6大类56种城市部件和7大类33种城市事件问题都赋予8位代码,这就是它们的“身份证”,并将它们的“身份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单元网格图中。于是,发生在东城区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部件和事件问题,如井盖丢失、公共设施损坏、垃圾渣土堆集等问题,流动巡视的监督员通过配备的“城管通”,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城市管理问题的各类信息及时发送到监督中心。

据了解,从20041022日正式运行至2009930日,合计立案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50444件,结案244557件,结案率97.65%,办理结案平均时间由过去的一周提高到现在的6.5小时,每月平均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3000件,处理问题数是过去的6倍。

2006年,利用网格化管理思想和手段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启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网格化管理方法,在全区建设4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1个全科医生工作室,实现均衡布局、精细管理;开展居民住房、人口和健康状况普查,摸清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进行定位;集成应用多种信息技术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包括全科医生业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管理等10个应用系统,2008年又建立了远程视频诊疗系统,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推行标准化建设,形成了用药范围标准、服务标准等16个标准,确保了规范化运行。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运行三年多来,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此后,这一模式逐渐运用到电子政务、教育、民生、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东城区逐步实现了从城市部件管理向城市事件、从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服务、从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广泛参与及多向互动的转变。

目前,这一应用还拓展到公共安全领域。正在试运行的东城区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了监管对象、风险源等数据库,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物联网技术的运用等,实现了风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法和检查对象自查自报工作机制,将日常监管工作标准化和常态化。

同时,东城区区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已经被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90多个城市采用,法国、美国、加拿大、印度、越南、阿富汗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先后到东城区参观。中科院院士陈述彭评价道,这套系统在城市信息化管理方面是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引起广泛关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