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所碳汇渔业实验室召开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2月29日-3月1日,为总结梳理碳汇渔业实验室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黄海水产研究所碳汇渔业实验室在海南三亚召开了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研究员出席了会议,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南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和学者共25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实验室副主任方建光研究员主持,三亚意源养殖有限公司协办。
唐启升院士首先介绍了召开此次会议的背景,强调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并对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大家在总结、交流实验室第一次研讨会以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碳汇渔业计量技术与方法”这一主题,以“学术沙龙”的形式认真研讨,充分阐述各自的观点,以形成各自研究方向碳汇计量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思路。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解绶启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张龙军教授分别就淡水水体渔业碳移出估算、近海碳源/汇的科学问题方面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养殖贝藻类固碳计量方法、养殖水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估算、贝类生物沉积的表征与识别技术、海草床碳汇扩增潜力估算、海洋牧场碳汇功能的发掘与碳收支评估、捕捞渔业生物碳汇的计算方法等方面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达到了沙龙式学术研讨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唐启升院士对此次会议的研讨结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研讨会聚焦碳汇渔业计量技术与方法层面,经过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第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科学问题有了部分解答,研究也更加深入,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他要求大家再接再厉,认真梳理本次会议的研讨结果,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快推进实验室条件建设,以保证渔业碳汇的计量更加科学与准确。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三亚意源养殖有限公司的贝类育苗场,乘船考察了该公司海上扇贝、鲍鱼、牡蛎等养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