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山集团30周年庆系列专题一:三十年收获一份荣耀
明朝永乐年间,皇帝下诏重修天后宫,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驿点,让万里海洋从此向中国人敞开胸膛;1839年,林则徐、关天培据炮台大败英国侵略军;1980年,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块试验田破土而出……这些,都是在深圳赤湾…...
图片为1982年尚未开发的赤湾
一切从赤湾开始
深圳赤湾位于珠江口东岸,南头半岛西南端,是我国内陆与海外联系的一个海上关口。历史上曾经是繁盛的港湾。自鸦片战争后,战火连绵,历尽沧桑,成为只有三十多户人家、鲜为人知的小渔村。
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激发了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富强的满怀豪情。蛇口的开山炮炸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南海石油开发的热潮为赤湾成为海上石油开发后勤服务基地提供了发展机会。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一历史机遇下应运而生。
为配合国家实施南海石油开发战略,在多位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
自1982年开始,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从开发经营赤湾港口、石油基地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港航运输、海洋石油服务和物流后勤服务、房地产开发、集成房屋体系为四项核心业务,以国内综合物流业务为新培育业务,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综合性大型央企集团。集团拥有深圳赤湾的3.4平方公里土地,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连续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截至2011年底,集团总资产逾200亿元。集团旗下控股企业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赤湾”,证券编号A000022/B200022)、深圳赤湾石油基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基地”,证券编号200053)、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雅致股份”,证券编号002314),分别在深交所、港交所上市。如今的赤湾港早已随中国南山集团的发展日新月异。
图为2010年赤湾港
改革开放的先驱,历数南山众多的第一
·1982-1991年的激情创业: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是我国首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
1983年,赤湾港第一个万吨级泊位建成,并与挪威国家化工集团签订长期装卸包装散装化肥的协议,现赤湾港已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进口化肥集散、中转大港;
1984年,南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萌芽于深圳赤湾,是中国南山集团全资下属企业,作为中国南山集团四项核心业务之一;
1987年,深圳第一家集装箱码头企业深圳赤湾港集装箱公司成立;
1988年,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的集装箱支线班轮挂靠赤湾港,是深圳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
·1992-2001年的走向成熟:
1997年,建立了赤晓工业园。集团在上海的地产项目上海海湾大厦封顶,成为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
2000年,港航公司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
2001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箱。
·2002-至今的加快发展:
2002年,赤湾港区成为华南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2003年,深圳市南山开发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成为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平台;赤晓企业成立了宝安分公司,进入船舶舱室业务领域,同年收购深圳雅致轻钢房屋有限公司,正式进入集成房屋行业,并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大集成房屋生产供应商;
2004年12月,南山地产挥师长沙,成立长沙南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平台—南山地产(深圳市南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6年,“深赤湾”荣登 “2006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港口行业第一名;
时至今日,南山地产开发足迹已扩展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其他一二线城市,先后在广州、上海、惠阳、大亚湾、长沙、苏州成立了项目公司,共开发项目14个,其中深圳香密湖·瀚城、上海外滩海湾大厦、广州新康花园、苏州金城1985等项目已成为当地标杆物业,与招商地产合作开发的招商南山·小石城现已成为苏州名副其实的高品质住宅小区。
时光荏苒,三十年,近三分之一个世纪,弹指一挥间。中国南山集团30年的发展历程,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先机,成就于对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南山人仍将追随创业者的足迹,在企业良性发展模式的探索中作出新的尝试。面对未来,中国南山集团既任重道远,又充满机遇和希望。“山之高者,尚尊于南。地之广袤,厚德载物。”
南山·苏迪亚诺 (论坛)
南山·苏迪亚诺是南山地产进驻长沙的首个项目,占地500余亩,总建筑面积33万余平米,由河谷美墅、异景联排,别墅级洋房、小高层洋房及少量商业组成,为金星北板块唯一低密度社区。项目东临岳麓区主干道—金星大道,普瑞大道与金星大道、雷锋大道形成了区域全新的交通格局;目前项目已有
项目最新消息:3期【天鹅堡】值中国南山集团30周年之际,作为金星北片区唯一低密度成熟社区,首次推出最后一期87-126平米N+1百套特惠房,年底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