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碉楼:海岛的战斗堡垒

来源:陈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24:11 

■9座碉楼,分别在民国三、四十年代建造,说明这是非常时期

■冷兵器结束后,面对盗匪的“子弹飞”,民众以此来保卫家园

【描述】

继报道仙居三个文物点后,6月20日上午,由本报与市文物处联合主办的《探访台州文明史迹》的专题组人员,来到台州最南端的玉环,这是台州唯一的海岛县。

路上,记者翻阅2011年2月出版的《玉环文物概览》一书,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从中国地图看玉环,她只是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一个极小的岛而已,小到刚刚能看清地名。她东濒披山洋,南连洞头洋,西嵌乐清湾。该县面积22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78公里。现有总人口60多万,其中本地人约40万,都是从福建、温州、台州等地移民而来。

玉环碉楼群,建于民国年代的不同期间,碉楼主要分布在临近乐清湾的芦浦、楚门、海山等诸乡镇。这一时期,沿海地区盗匪猖獗,周边百姓常受侵扰,因此,当地有财势的家族及村建碉楼以防御盗匪。

玉环境内保存较好的碉楼有9座(详见下列图表),2011年1月7日,这组颇有传奇色彩的碉楼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个历史时期,为何出现两个波段的建碉楼热?有什么作用?在建筑样式上有什么特点?碉楼对于今天来说有什么意义?各种谜团有待于我们去破解——

【分布】

玉环碉楼群图表

东头碉楼

【探访】

东头碉楼

如果说潘氏碉楼所在地,是围垦开发形成的陆地,而海山乡则需要坐船渡海才能到达的岛屿。

东头碉楼位于该乡横床村东头岛东路48号。

这座碉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当地村民黄田贵的爷爷为防御土匪、海盗而建造的。

碉楼坐北朝南,南偏西30度,建筑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石、木结构,共三层,下宽下收,以楼梯连接楼层,层高约7米。墙体用不规则石垒砌,厚约0.8米。小青瓦两面坡顶。

碉楼各墙面开有多个方形小窗,在窗户的外墙上多估有一定的花纹式样,内宽外窄。

解放初期,浙南游击纵队“三五”支队曾在此碉楼驻扎。

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表情”夸张的隔岭潘氏碉楼

潘氏碉楼内射击孔

【探访】

“人面方鼻”的潘氏碉楼

当日上午,在玉环县文物科科长胡之江及工作人员孙仁雨的带领下,探访队来到芦浦隔岭村。

我们沿着弯曲的石阶,爬到半山腰,只见这座外层由水泥涂抹的碉楼成为全村最吸人注目的建筑。

这座碉楼坐南朝北,北偏东南20度,长方形,共四面墙体,有三层楼高,在每一墙面装有鸭蛋形的两只眼睛,下有烟盒形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只小拱券形的嘴巴。

2011年出版的第1期《中华遗产》杂志,刊有杨青先生对这座雕楼撰写的文章《惊讶的小楼》,当中描述道:

它有瞪大的眼睛、坚挺的鼻子、张大的嘴巴,它的表情因惊讶而显得滑稽。

有意思的是,这眼睛、鼻子、嘴巴看起来是作装饰作用,有如图腾符号,其实是用来射击敌人的枪眼,比如,鼻子的表面是平整的,厚有四五公分,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一种人的五官造型,其实鼻底下的鼻孔是枪眼,如果盗匪每一次来爬上鼻子下,就会受到碉楼守护人员用枪口伸入鼻孔下来射击,这个盗匪中弹应声坠落下来。类似的枪眼,在碉楼各墙体及三个器官造型中均有分布,或明或暗,让敌人防不胜防。

这座碉楼占地面积约116平方米,墙体坚固厚实,用不规则块石和青砖混砌而成,厚约0.4米,外墙的灰塑有精美的花草装饰图案等,并漆有蓝色颜料。防御功能部分的东、南两面墙体开有多个孔洞,有扇形和圆形,用于观察敌情并射击防御。窗户全部用坚固的铁棒做窗格,小青瓦作两坡顶。

记者进入碉楼内部,发现里面的枪眼要比外部的枪眼大许多,内大外小,这种结构有如早先台州人用来捕黄鳝、鳗鱼之类的马笼,马笼的原理是其口子上大下小,下口子小到跟黄鳝、鳗鱼的身形近似,但口端是用“倒刺”拼接的,当钻入马笼内的黄鳝或鳗鱼,发现自己身入“牢笼”,想从下端口游出来时,发现逃生的概率近似于零。而碉楼的枪眼正是从内部由大变小,便于枪膛刺入,又使敌人的枪杆无法从外到内探入,另外,造成敌人从外向内射击困难重重。

另外,碉楼内部的一架木梯或竹梯可以随时抽动,当盗匪进入碉楼内底层时,守护人员可将梯子从下往上抽掉,有如抗日片中的勇士面对敌寇的一个壮烈场景。

记者了解到,这座碉楼在民国廿三年,即1934年,建于该村的潘家山头,是该村村民潘万周及其三叔为防御土匪侵扰而建。

建碉楼的起因是这样的——

1934年9月的一天,21岁的潘万周正发着高烧,有一帮人到村子里准备绑架他的三叔,三叔发觉后匆忙逃向山里,结果这帮人便绑架了卧病在家的潘万周和几个村民,带到洋屿岛关押起来,后来,潘万周等人趁机逃出。

这件事过后,潘万周和家人十分恐慌,第二年即请来附近大塘村的金星(谐音)等工匠,建造了这座碉楼。碉楼建成后,潘万周一家及他的三叔一家,白天生活在碉楼边的房子里,一到晚上,十几口人便集中住宿在碉楼内。此后,遭劫的事就再也没发生了。

目前,碉楼的作用已时过境迁,潘万周后裔也搬至山下居住,碉楼处于荒废的状态。

后来,随着记者到其它碉楼探访,发现惟独潘氏碉楼有这种夸张的“鼻子”表情,潘氏真可谓是匠心独运,有着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探访】

中西合璧的陈凤祥碉楼

探访队来到了楚门镇三联村,陈凤祥碉楼位于小塘自然村,原田马公社东北面,为一座民国时期且富有

特色的民间防御设施建筑。


陈凤祥碉楼外观

陈凤祥碉楼窗户

陈凤祥碉楼细部

据村民介绍,该碉楼是当地开明绅士陈凤祥为防御土匪侵扰而建造的。解放初,该碉楼被作为政府办公及生活场所,后被闲置至今。

这座碉楼看上去就像当今新农村的小别墅,碉楼坐北朝南(南偏东20度),石、木结构,四坡顶,共三层,原以木楼梯连接楼层,层高较普通民居要低矮,高约7.0米。下宽上收,建筑占地面积为62.37平方米。

墙体用毛石垒砌而成,厚实坚固,墙宽为0.90米。碉楼各面墙体上开置多个灰塑精美的窗户,从拱券形的窗户上方嵌有葵花图案等木雕,以及木雕上面饰有皇冠形的图纹,说明这种建筑样式融合了欧州哥特式建筑风格。

碉楼墙面分布着多个射击孔,另外,在三楼每面外墙中间位置多有向下射击的外凸建筑体。目前,碉楼外部轮廓现状良好,且多处精美的灰塑保存较好;但内部木楼板、楼梯等楼层设施年久失修,处于损毁状态。

陈凤祥碉楼虽经近百年风雨沧桑,却依然被保留了下来,是一个中西结合的碉楼建筑样式。

尖山吴氏碉楼二楼前墙

【探访】

县参议员建造的尖山吴氏碉楼

碉楼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北偏东20度),石、木结构,共三层,以木楼梯连接楼层,三开间,建筑占地面积约116平方米,墙体跟上述碉楼相同,厚约0.4平方米。它既是民居,又兼碉楼,两者互为一体。两面墙上开有多个孔洞,有扇形和圆形。

记者看到,二楼正面涂有靛蓝色的颜料,部分已剥落,中间为竖排的木窗格,两边有两扇实窗,刻有树、花草、动物等浮雕,外侧两面另有人面物身的图案。

据了解,碉楼主人吴启方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并且是玉环国民政府的参议员,家财万贯,修建碉楼跟上述碉楼主人想法一样。

连参议员都要建碉楼,可见当时的匪患如此严重。

西岙陈氏碉楼

【探访】

西岙陈氏碉楼,60年代民兵驻扎过

西岙陈氏碉楼位于楚门镇东西村西岙炮台里17号南面,建于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

据陈启传介绍,他父亲为防御土匪侵扰而建造了该碉楼。

碉楼坐南朝北,石、木结构,下宽上收,建筑占地面积约38平方米,共三层,以木楼梯连接楼层,层高比普通民居要低矮,檐高约6.4米。四坡顶,小青瓦作。墙体用乱石垒砌而成,厚实坚固,墙宽为0.8米。碉楼各层墙体上分布着多个射击孔,整座碉楼造型独特。

解放初,碉楼被东西岙大队没收归公,并作为大队部办公场所。

1960年前后,当地民兵在此驻扎过相当长一段时间。

80年代,陈启传向村集体买回这座碉楼,将它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

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苔山碉楼外观

【探访】

苔山碉楼,“长”在寨城中

苔山碉楼位于“苔山寨城遗址”的东北方向百余米处,建于1940年。看上去,像被废弃的柴房。

当时,当地国民政府为了维持地方稳定,保护岛上居民安全,用于抵御从周围海上过来的海盗和土匪的,当地称炮楼。碉楼其实是寨城兵营中的一个防御设施,记者通过该村一位老人了解,当时寨城驻扎一个连的兵力左右。

碉楼坐南朝北(北偏东32度),石结构,墙体均用乱石垒砌,厚实坚固,其原为三层建筑,但于20多年前被台风刮毁了顶部,当地居民为能有一个堆放柴禾的地方,将碉楼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建为现存的二层建筑,建筑占地面积约33平方米。记者进入碉楼内部,看到里面停放着一口空空的小棺材,以及柴木等。

远远看上去,该碉楼很像一般民居,但其墙体的各面均开有射击孔,具有典型的碉楼特征。

【探访】

饰有大黄鱼灰塑的梁氏碉楼

下午,我们探访队来到芦浦镇分水村,梁氏碉楼建在蔡家芦岙路边,旁有一堵长满杂草的矮墙,长青藤攀爬而上,碉楼顶部长有一棵小树,迎风摇曳。

记者了解到,此碉楼为民国十八年(1929)建造,坐西朝东(约近正东方向),石、木结构,共三层,高约7米,以木楼梯连接楼层,下宽上收,建筑占地面积约29平方米。墙体用不规则块石垒砌而成,坚固厚实,厚度约0.9米,下大上小,呈锥形,顶部三角尖,由于年久失修,顶部已坍塌,木柱及楼板腐坏。

记者碰到一位吴姓阿公,他说,村里以梁姓人为主,过去这里盐业较发达,有盐场。盐在当时是受保护的特供品,需要有盐兵把守,所以这一带常有盐兵出没。吴阿公说起一段往事:盐兵所吃猪肉是公价供应。有一年,盐兵买了私价猪肉,从不满到带枪冲闯猪肉供应点,闹得鸡犬不宁,给当地百姓带来不安宁。

碉楼的主人梁家辉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他因怕遭土匪骚扰,敲诈勒索,为求自我保护,自行建备地方武装,建造该碉楼防御土匪侵犯。

在记者看来,这座碉楼处在本村中视野开阔地,守护人员通过碉楼上的孔洞来瞭望,并监视周边的动静。一旦发现敌情,马上召集家丁从射击孔开火射击。

解放后,碉楼曾经被民兵征用过,后来闲置,用作堆放杂物。

这座碉楼的灰塑别具一格,饰有大黄鱼,是海岛渔民对渔业丰收生活的一种图腾。

分水梁氏碉楼是民国时期的历史产物,建筑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对研究地方史、文化等有较高的

价值。

西眺碉楼

【探访】

村民集体修建的西跳碉楼

西跳碉楼位于海山乡大青村西跳自然村,建于1946年。

为防御土匪,这座碉楼由大青村村民集体修建,当地人称“炮楼”。

碉楼坐北朝南,石、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小青瓦两面坡顶,共三层,以木楼梯连接楼

层,层高约7米,墙体用不规则的块石垒砌,厚约0.8米。

碉楼各墙面开有多个方形小窗,并布满射击孔,射击孔内宽外窄。

解放后,浙南游击纵队“三五”支队曾在此碉楼驻扎。现作为文物保护。

盐盘应氏碉楼

【探访】

洞孔形状较多的盐盘应氏碉楼

盐盘应氏碉楼位于江干镇盐盘村5路,建于民国时期。

该碉楼是当地村民应子正的祖父为防御土匪、日寇侵犯而建。

碉楼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约22.3平方米。为石、砖、木结构三层建筑,以木楼梯连接楼层,层高约7米。

小青瓦作两面坡顶,下宽上收,墙体厚约0.65米。一、二层墙体用不规则块石垒砌,第三层墙体用青砖

构筑而成。碉楼各墙面开有多种形状的孔洞,有扇形、葫芦形、圆形、方形等,用于观察敌情和射击。

解放后,曾经用作居住场所,现作为文物保护。

山外张耿氏碉楼

【探访】

只有两层的山外张耿氏碉楼

山外张耿氏碉楼位于龙溪乡山外张村。

它建于民国时期,该碉楼为耿姓人家建造,解放初期解放军曾驻扎过。

碉楼朝西偏北30度,石木结构,共两层,建筑占地面积约26平方米。

碉楼墙面上有多处射击孔及观察口,外墙由乱石垒砌而成,下宽上敛,原为小青瓦两面坡顶,因年代久

远,屋顶已塌,墙面上长满杂草,并有开裂。

【推论】

碉楼的六大作用

玉环是一个四面环海的海岛县,在这个县却分布着9个碉楼,且都发端于民国年代,可见这段时期匪患猖獗,民众出于自卫,才修建这种堡垒式的建筑物,在民国时期的不同年份出现了建筑样式不一、实用价值相同的碉楼。

考察这组碉楼,记者得出如下推论:

1.当冷兵器年代终结,火器年代从民国初期发展到一个阶段,子弹与投弹进入这个时期,盗匪的出现,造成民众特别是富绅生命更直接酷烈的伤害,从实用主义功能出发,碉楼对防御和抗击那些持有枪械的盗匪起到很大的抵挡作用,以至最早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碉楼,到40年又起一波,这说明最早建造的碉楼,给该县其他建造碉楼者提供了样本,为后来者仿效,只不过在细节上呈现出有所不同。这组碉楼意味着这一时期的特殊性,处于动乱状态,以至于派生出这种堡垒式碉楼。

2.碉楼的主人大多是当地富绅,因为他们容易受到盗匪侵扰的对象,而这些“楼主”由于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建造碉楼也顺理成章;而村民集体修建的西跳碉楼,可能当时由于该村缺乏一个有影响力的富绅,村民出于全村人的安全,采用集体建造的办法,这种碉楼侧重于实用功能,在装饰上相对简单。

3.这组碉楼墙体的厚度均达0.4米以上,且都用条石块垒砌,说明建造者知晓子弹的穿透力,这样的材料及厚度足以抵挡子弹的杀伤力。

4.碉楼外部的射孔,由小到大,便于守卫者隐蔽;碉楼内部的射孔从大变小,便于守卫者枪械伸探,包括刀和红樱枪之类的冷兵器杀敌,枪枝准星瞄敌射击。

5.碉楼的内部用木结构楼板,集守护与居住为一体,一旦发现匪情,以便让家族和乡亲迅速撤到碉楼内,可边抵抗边生活,或守株待兔。

6.碉楼内与民居楼层相同,让家族和乡亲进出十分便利。而碉楼内设有的机动梯,让守卫者上下楼方便,一旦侵犯者入内,守护人员立即抽掉机动梯,使敌人攀爬困难,又利于守卫者反击。

【延伸】

从贵州、广东碉楼,到玉环碉楼

杨青先生在《惊讶的小楼》中描述道——

较早具有垂直射击构造的是贵州屯堡碉楼和广东开平碉楼。

而乐清湾一带的玉环,和广东开平一带都处在沿海,在交往上存在更多的便利条件,并且,广东开平碉楼的规模和影响也是其他碉楼不可比拟的。

环乐清湾一带碉楼外悬垂直射击构造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广东开平碉楼的可能性比较大,只是,玉环的潘氏碉楼更富于想象力地把这种射击孔变成了建筑的“鼻子”,因此才有了张大嘴巴的碉楼形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