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珠海横琴段管道漏气 相关平台暂停生产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7:29 

泄漏的天然气推动海水形成水柱。新华社发

泄漏的天然气推动海水形成水柱。新华社发 为防止管线爆炸,珠海有关部门在海面泄漏点点燃天然气。新华社发

为防止管线爆炸,珠海有关部门在海面泄漏点点燃天然气。新华社发

污染危险不大但可能爆炸,相关平台暂停生产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昨日对媒体通报称,1219日下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旗下位于珠海横琴的天然气处理终端于19日上午900发生泄漏事故,这是中海油今年发生的第三次泄漏事故。

泄漏点残余气今日排空

前日晚间,中海油发布公告称,旗下珠海横琴天然气处理终端接到珠海海事局通知,该终端附近海底天然气管线出现泄漏。

中海油表示,事故发生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关停了番禺301和惠州211相关平台的生产,并对残留天然气加速泄压。

事故发生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立即部署应急工作。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协调空管,派出海监飞机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巡查,同时派出海监执法人员飞抵现场进行巡查,并要求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立即关停生产气田,停止一切供气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修复海管,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和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昨日晚间通报:截至2014时,泄漏点气体还在泄漏。泄漏点燃烧量约为3万立方米/时,目前现场未发现任何溢油。根据目前的泄压排放量,大约需要23小时(预计2111时左右)泄完海管残余气量。

据了解,中海油横琴天然气处理终端位于珠海市横琴岛,主要将采自番禺301气田以及与惠州211油气田的天然气,通过海底管线输送到位于横琴岛处理终端及相邻的3000吨级液态产品外输码头。该终端年处理天然气约16亿立方米,主要供应珠海、中山、澳门等地。

中海油一年三次泄漏

对于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已经派员赶赴现场海域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安排南海预报中心对事故海域开展加密遥感监测。

据通报,此次发生泄漏事故的珠海天然气终端海管是输气管线,管线长396公里,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丙烷、丁烷等天然气湿气。

有关专家分析,与原油溢出和泄漏对海水有较大污染不同,纯净的天然气发生泄漏对海水基本没有污染,其危险主要是可能爆炸。不过此次事故所泄漏的气体是“湿气”,也就是天然气中含有凝析油,因此也存在一定的海水污染风险。

由于现场海域水浅,并有可燃易爆气体,泄漏海域环境较为危险。因此,有关部门已在该事故海域划了警戒区域:第一警戒线为5海里,第二警戒线为1海里,现场布控有序,无异常。

目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监测人员已经在终端码头沿岸附近海域进行采样分析,样品正在分析监测中。从现在掌握的初步分析检测数据来看,沿岸海域水质未有明显影响。海监执法人员通过飞行航空巡查和抵达事故现场进行近距离监视监测,事故海域附近未发现死鱼和漂油现象。

这是中海油今年发生的第三次泄漏事故。20116月初,中海油与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的油气田蓬莱193发生漏油事故,造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7月份,中海油最大的自营油田辽宁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中控发生故障,油田一度停产。

珠海积极协助

中海油处理泄漏

■链接

珠海市海事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事件发生至今,该局采取了5项措施,即划定事故区域半径为5公里海域的安全警戒区;派出4艘海巡船艇对事故现场水域实施交通管制,并组织协调9艘船舶进行安全警戒;通知渔政部门通过“渔信通”系统,要求现场附近渔船撤离警戒区水域以外;通过甚高频发布航行警告,禁止所有无关船舶进入警戒区域,并疏散周围船舶;海事部门加强值班,通过珠海船舶交管中心对事故水域附近船舶进行严密监控。

为全力做好配合支援工作,横琴新区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迅速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配合中海油公司,全力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