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浅谈听南京工程局文化建设成果之一和祥瑞音乐的一点感想
有一种声音能穿越万里、流传百世,那就是音乐的魅力;有一种悄无声息的震撼,那就是音乐的魅力;有一种无端的共鸣,那就是音乐的魅力。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音乐不分国界,好的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的生活得到启迪,修养得到提升。
那时而浪漫优雅,时而奔放洒脱,时而恬静悠然,时而婉转轻柔的音乐,总是能触摸到你灵魂深处那一丝丝的快乐与喜悦、忧伤与哀怨,似乎人的所有感情在音乐面前总是那么的一览无余。音乐不像文学语言那么直截了当,不像美术那样一目了然,也不如舞蹈那么动态鲜明,更没有戏剧,影视艺术那样写实。然而,音乐却有着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音乐魅力。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经写到“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时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描写的是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演技让白居易及在座的宾客都忍不住掩面哭泣。由此可见,音乐的魅力是亘古至今的。
每当工作之余,我都会静下心来听音乐。忧郁的时候可以在歌声中寻找欢乐,失望的时候,可以在歌声中寻找动力,迷惘的时候,可以在歌声中寻找目标。
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听的是Carpenters的《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听着《Yesterday Once More》,时光仿佛倏忽回到了从前……
还记得初次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时,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在一次英语课上,老师用一台录音机播放了这首歌曲。当那经典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我当时还很幼稚心灵有如一阵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泛起一阵细小的波澜——忧郁中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哀愁。
上大学以后,偶然的机会在书店买到了Carpenters兄妹的一张专辑,里面收录了他们数年来的经典歌曲,当然也少不了这首经典中的经典《Yesterday Once More》。
再后来,偶然从网上看到了carpenters兄妹的介绍,才惊讶地知道妹妹Karen,也就是《yesterday once more》的演唱者已经于1983年离开了人世,年仅32岁。当时的感觉除了惆怅,还有一种天妒英才的惋惜之情。
在歌曲中,那多愁善感的歌声似乎能穿透人的心灵,婉转悠长的旋律则仿佛能让你感受到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时空变迁。温馨中夹杂苦痛,慰籍之余更添伤感:难道人尚不如歌?多情易伤、多愁善感的歌者多么盼望昨日随旧曲重现,鸳梦重温。
夜深人静时,聆听这天籁之音,渐渐地很多感觉都复苏了,听到情深处,不禁随口哼唱,内心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换着意象,那种物我两忘的感觉瞬间充斥全身。
音乐不仅是用来倾听,也可以用心来感受,用文字来记录。音乐是心情的记忆。有时候很突然的喜欢一首歌曲,仅仅是因为心情。又或者某一个音符,某一句歌词,默默打动了你。然后你驻足,并且爱上它。生活中因为有音乐才生动,生活中因为有爱才多彩。用心去聆听音乐,放下一切杂念,去聆听天籁之音,去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她抚平我们沧桑的心灵时,人生夫复何求!原来美好生活就是这样!
我爱“和祥瑞”音乐!在这浮躁的时光里,愿您有义有爱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