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国科学家首次在西太平洋收回并布防6000米深潜标

来源:搜狐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1:1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承载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的“科学一号”科考船4日清晨返回青岛大港码头。中国科学家在此次共享航次中收回并布防了6100米深的潜标,为研究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和潜流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这次海洋科学考察历时31天,航程超过7000海里,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4个科研单位的40余位科学调查人员,代表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973”和“863”项目参加了这个航次。

此共享航次科考中,科考队员在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哈目黑拉岛以东至135°E以西的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区开展了系统的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和海洋仪器等多学科的综合观测和实验,完成了8个断面共56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任务,完成了所有预期研究目标。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袁东亮告诉记者,这个航次收回了“科学一号”在上一航次布放的两个深海潜标,其中一个为6100米,是目前中国科学家在西太平洋投放的深度最大的潜标,并在原位布防了一个新的6000余米的潜标,在其他海域布防了两个3000余米的潜标。

记者了解到,布防和回收的6000米深潜标是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计划(NPOCE)的科考项目,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发起的首个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计划。

项目发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院士胡敦欣说:“去年11月份,"科学一号"在西太平洋海域投放了6000米深的潜标,并且通过声学办法获得了棉兰老潜流16天的流速数据,流速较大时约40厘米每秒。这次收回潜标携带的有关棉兰老潜流数据将长达7个多月,包括流速、附近海域的盐度、温度和深度等,为研究棉兰老潜流和上层棉兰老环流长时间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由于海洋环流和潜流均带动热量流动,因此对其长期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胡敦欣说。

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于2010530日启动,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法国、德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8个国家的19家科研机构参与,围绕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与邻近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在暖池维持和变异中的作用、区域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气候效应等主题进行研究,目前已由“科学一号”完成了两个航次的科考。

胡敦欣表示,这两个航次的科考十分成功,打响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计划的“第一炮”,但这仅是开端,这个计划仍有很多工作亟待完成。明年春季,“科学一号”将继续搭载这一计划的其他科研任务赴西太平洋科考。

记者在“科学一号”的甲板上看到了收回的6100米深潜标的主浮体,整体是一橙色的规则球体,直径约1.1米。科考队员介绍,主浮体布防至水下约400米处,主浮体上下各安装一个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测量范围在海平面以下800米至900米;主浮体下面挂一根缆绳,搭载温盐深仪(CTD)和海流计等下潜至水下6000米左右。

“但是,这个浮标是进口的,我们希望中国能尽快突破这项技术,让我们用中国自己的仪器来进行海洋科考。”这位科考队员说。

袁东亮介绍,本次科考还成功实施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的海试实验,取得了宝贵科学数据。实验中,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水下滑翔机在西太平洋超过4000米的水深处连续多次下潜,各项指标均表现正常,滑翔机在实验后被成功回收。这项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在水下滑翔机方面的技术封锁即将被彻底打破。

此外,本航次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海域连续三次使用抓斗式深海采泥器进行海底采泥,均一次取得成功。

在返航途中,考察队与基地科研人员密切沟通,通过卫星高度计资料发现在台湾东南部的22°N断面上并排存在冷、暖两个非常显著的中尺度涡漩。为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海洋现象,科考队赶在台风迫近之前,利用台风向东转向的时间空档,成功地在台湾以东海域22°N断面捕捉观测到这一涡旋对,获得了温度、盐度、水深、流速、溶解氧等研究黑潮区域中尺度涡结构变异特征的宝贵资料,并取得了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数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