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人姓什么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8:09 

"普陀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该是普陀地域的民族(主体是汉族,还有回族等少数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是贯穿其历史发展的群体精神形态,是积淀于民族心理文化结构中的精神素质。
就"普陀精神"来说,大体可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精神活动的方向,即精神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天人和谐"、"群己和谐"的崇高境界。自古以来,普陀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群居和一之道"。如每逢渔汛,全国沿海各地的渔船云集渔场,大家在这蓝色的土地上共享和谐,共享丰硕的物质成果。二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管是世居普陀的汉族还是迁居沈家门的回族等少数民族,不管是外地渔民还是外来农民工,大家都有一种精神家园,对心灵情感的一种潜在而神秘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礼运》所描绘的"天下为公"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社会安定,人们向往着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三是"盛德大业"的人生目标。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立德立功"、"崇德广业"。普陀人的一生奋斗,都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建功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如在普陀渔业史上,曾涌现过郭钦再、周叙成、陈良银等众多的"名老大",他们不仅自己捕鱼技术好,而且风格高尚,找到鱼群,用电讯及时传告其他渔船,共获高产,被人们誉为"风格老大"、"红老大"。以上三个层次相结合,构成了"普陀精神"活动的方向。第二个基本方面的构成,则是精神活动的方式,即为实现理想目标而采取的态度、途径和方法。就精神活动的方式而言,"普陀精神"主要包括四大要素:
1."自强不息"的主体意识。
2."革故鼎新"的创新理念。
3."厚德载物"的宽容态度。
4."致中和"的处事方式。
基于上述四大要素,我所撰的"普陀精神"是"自强 自立 大气 大爱"。理由是:
"自强":立于首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普陀人的主体意识,普陀人为实现美好的精神境界、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的价值而努力奋进、永不停息的自强精神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从全国第一个渔村人民公社到全国第一家以补偿贸易方式组建的舟山第二海洋渔业公司;从蚂蚁岛的"草绳"船到远洋捕鱼船队;从岑氏木船作坊到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从挑担卖食到闻名省内外的夜排档;从小舢板摆渡到跨海大桥……种种生动事例,无一不体现出普陀人敢于与艰苦磨难进行抗争,与人生命运抗争,与大风大浪抗争,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
"自立":"自立"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革故鼎新的创新理论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靠天、不靠地,全凭普陀人的智慧,全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拼打天下,笑傲江湖。这一精神也是非常突出。如举办"普陀山之春"旅游节、中国沙雕节、普陀山观音文化节、世界佛教论坛、中国沈家门渔港国际民间民俗大会等等,这些凝聚普陀人智慧的结晶,均系全国首创,在全国众多的节庆活动中,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又如,舟山有众多良港,有些港口的条件甚至比沈家门渔港还好,但是,为什么唯独沈家门渔港开发历史最早,并成为中国最大渔都,其实,这里除了地理位置优越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普陀人具有的自力更生,全力营造家园的创业创新精神。如果没有普陀人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气魄和毅力,是不可能打造出名闻中外的繁荣渔都。
"大气":"大气"的反义词是"小气",从舟山方言角度来分析,大气是指目光远大,宽容待人,无私相帮,和睦相处。而"小气"则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私心较重。其实,此处的"大气",应是指普陀人胸怀天下,面向世界,具有"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是海洋造就了这一气魄,是海岛造就了这一气概,是海港造就了这一气质,是海洋文化造就了这一气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渔民海上作业其实是在进行准军事化的战斗,如果渔民间互相不能和睦相处、无私相帮、同舟共济,是无法与大海抗争的。普陀人奉行的是"致中和"的处事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以整体平衡为特征,反对"过"和"不及"两种极端化和片面性。这种处事方式,使得普陀人在市场经济下,运用自如,得益匪浅。正因为普陀人所特具的"盛德大业"的道德人格和"海纳百川"的宽容态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通过改革开放,为"大气精神"充实了新的神韵。
"大爱":这是普陀人最闪光的亮点。也许是受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观音菩萨爱心、善心、慈悲心的熏陶,也许是孝女沈清行为的感染;也许是东极庙子湖陈财伯以生命点亮航道的教化,也许是1752年桃花岛渔民勇力奋救日本"春日丸"号遭险船员,1942年东极岛渔民冒死抢救"里斯本丸"号船遇难英军的事迹所感动,普陀人历来主张人应该具有博大宽厚的胸怀,负载万物,生养万物。普陀人奉行的是至善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而道德是贯穿"方向"和"方式"两个方面,是连接各个要素的一条红线。因此,可以说"普陀精神"的核心是崇高至善的"重德精神",而普陀人的"大爱无边"的壮举,为"重德精神"添上了厚重的笔墨。
"自强、自立、大气、大爱"这八个字,尽管并不囊括"普陀精神"的全部,但我个人认为,至少"普陀精神"的精髓已体现出来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