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蓝海星,蓝指海星
名称:蓝海星
英文名:LinckiaSeaStar,Blue
学名:Linckialaevigata
分布:斐济、中国也有分布
原产地: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
饲养要求:水温: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性情:温和
食性:杂食
体长:15(厘米)
颜色:蓝,红,紫
种属:棘皮动物,海星纲,瓣棘海星目,蛇星科
形态特征 本类典型腕数为5个,4个不正常,6个有时是正常的。轮海星(Crossaster)的正常腕数为9~11个,赫利海星(Heliaster)为15~50个。
海星类多数中等大小,腕端相距 10~20厘米。最小的种类两腕端相距 1厘米。最大的种类两腕端相距可达50~60厘米。
海星行动器官是管足,管足从腕下步带沟顶的步带板间伸出,多数末端具吸盘。管足伸缩,吸盘固定,借此以推动身体前进。但生活在沙底的种类,如槭海星和砂海星等,管足缺吸盘,靠向后撑体前进。
步带沟两侧各有1行侧步带板,侧步带板上生的棘常因种类而异,因而成为海星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有的海星叉棘很发达,象钳棘目既有交叉叉棘又有直形叉棘。 呼吸器官是皮鳃。皮鳃是从骨板间伸出的膜状突起,内面和体腔相通。皮鳃简单或具分枝,单个分散或集合成皮鳃区。
消化系统简单。胃大,呈囊状,充满整个体盘,并能翻出体外,能吃比口大的食物。各腕有1对发达的消化腺,称为幽门盲囊。肛门小,不发达,多开口于背面中央。食物废渣并不从肛门排出,而从口排出,所以肛门实际作用很小。
生殖腺多分枝成丛状,附着在腕基部两侧;也有的生殖腺沿着腕边排成1列。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生殖腺常伸入腕内。生殖孔小,开口于腕基部背面,通常每腕有2个生殖孔。雌雄异体。生殖细胞释放到海水中受精。
海星的辐神经很发达,位于步带沟,看去象1条凸起的脊,具有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具有内分泌作用的物质。感觉器官简单,腕末端有“眼点”的构造。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