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耕海渔业总工程师郭黎明:做优质海洋蛋白中国方案的供应商

来源:上交会CSITF   发布时间:2021-07-29 16:56:51 

本文由上交会合作媒体《中国企业报》特约供稿

当前,鱼类在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中的关键作用日渐凸显。鱼类和渔业产品不仅是全球公认的最健康食物,也属于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食物种类。《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显示,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和有效渔业管理能让鱼类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或得到恢复。因此,探索智慧化的水产养殖新模式,将是未来解决蛋白紧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深远海渔业养殖领域的开创者,上海耕海渔业有限公司针对传统渔业存在的环保限制、水质劣化、空间受限和养殖环境不可控的问题,依托母公司崇和实业的优势,成功研发设计了全球领先的海上大型养殖加工平台,将渔业拓展至深远海,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深远海智渔工厂,致力于革新传统渔业发展现代渔业。耕海渔业也曾作为第八届上交会的参展商亮相科技创新展区,展示了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与特种海工装备尖端技术。
1.png
授人以鱼 为国人提供优质海洋蛋白
我国的水产养殖产业以作坊式内陆水域淡水养殖和近岸海水养殖为主,养殖方式粗放,养殖设施简陋、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水域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内陆水域淡水养殖和近岸海水养殖的空间一再被挤压。充分利用深远海优质水源开展水产养殖成为产业的唯一出路,且迫在眉睫。耕海渔业总工程师郭黎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采访时表示,发展深远海渔业养殖产业,是用中国的方式解决了高品质蛋白紧缺的世界性问题,是确保我国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2.png
据介绍,耕海渔业正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生产之路。作为一家养殖企业,耕海渔业自有养殖团队具有丰富的高端鱼类养殖经验,熟悉养殖工艺,能够精准分析深远海养殖的需求。公司曾承担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远海智渔工厂”大型养殖平台示范应用,并参与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可移动式养殖工船工程开发及关键系统研制”。依托多年的研究与行业积累,耕海渔业攻克了多个深远海养殖加工船的关键技术,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扎实。
授业以渔 为全球提供现代渔业养殖方案
走向深远海,必将面临恶劣海况对养殖设施的挑战,特别是我国东、南部海域,每年夏秋季节遭受台风严重危害。传统的养殖网箱不可移动,面对水温变化、环境灾害和恶劣气候的影响缺乏有效的应变能力。郭黎明进一步介绍了耕海渔业研发的水产养殖、船舶海工领域跨界融合产品——深远海养殖加工船。该船具备自主移动、变水层测温取水、循环水养殖等功能,可规避环境灾害,实现稳定均衡供给。同时,养殖加工船还能助力养殖全程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是非常理想的现代化、工厂化深远海渔业养殖设施。
3.png
目前,耕海渔业十万吨级深远海养殖加工船的技术设计已基本完成,建造完毕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产出大西洋鲑(三文鱼)约8000吨,初次销售产值超过6亿元。依托于深远海养殖加工船的开发,船载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可用于扩充自有养殖船队,或对外技术输出。
4.png
凭借多年在船舶和渔业等方面的综合技术积累,耕海渔业在建设深远海渔业养殖项目已具备技术先发优势,公司现已完成了项目的技术研发和经济性论证,并探索出适合深远海养殖的高价值鱼种、养殖方式(装备)及养殖海域,形成了完整的陆海统筹实施方案。未来,耕海渔业将以中国特色的渔业生产模式,提升地方经济活力,赋能传统渔民,提供我国海洋权益保护和实现的有效途径,服务于“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战略。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nwp_PqICccgbflNd6HqcWA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