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 记周朦院长及团队

来源:海洋知圈   发布时间:2019-01-23 16:49:10 

微信图片_20190123164828.jpg


一次充满历险的全新航程


  周朦年轻时曾经许过一个愿望:看世界。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远渡重洋海外留学以来,他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克瑞普斯海洋研究所、明尼苏达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海洋系、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和挪威北极大学等世界一流学术机构从事北极和南极海洋、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环境生态、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参加和主持了13次南大洋航次、10次北极海航次、4次太平洋航次、3次大西洋航次和3次地中海航次,挪威的特罗姆瑟、法国的马赛和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对周朦而言就像是第二故乡。他是一个世界人,先后获得欧盟居里夫人人才奖、法国科学基金优秀领队奖和西班牙巴斯克基金人才奖,挪威北极大学、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西班牙巴斯克基金均为他提供终身教授和研究员职位。
  周朦喜欢数学,他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77级——“文革”后恢复高校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激发了无数年轻人走上科技兴国的道路。而周朦当时在图书馆找遍了数学习题集,全都做了一遍,在学校把可以修的应用数学都修了。周朦还喜欢动手,小时候没有玩具就把家里的钟表全拆了。“文革”时在钢铁厂当工人,别人去开会搞运动,他就呆在车间里把坏了的仪器仪表拆了修理。他笑谈:“读书时觉得能解方程就能解决海洋问题,但是博士毕业后第一个月去了南极,才明白海洋学是一门观测科学。”
  和记者想象中古板严肃的科学家形象完全不同,60岁的周朦是一个坦荡率性,喜欢露营、爬野山、骑电动车的“年轻人”。将近30年饱受欧风美雨的洗礼,使他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已经彻底成为了一名具有国际范儿的知名学者。他坦言,他给自己定下的研究方向是海洋中一切有趣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及过程,人生就是这么简单。
  夏天,地中海和普罗旺斯靓丽的阳光、蔚蓝的天空和怒放的薰衣草,挪威峡湾中时而耸崖飞瀑、时而静村丽水,与那童话般的彩色房子,美国农场的蓝莓与牧场的新鲜冰淇淋的乡村生活,青岛清波、平缓、细砂的海滩和鲜美的鲅鱼水饺,与上海梧桐枝密遮盖着的马路、隐匿着的老公寓、精品小店和咖啡店,周朦说:“我喜欢这些城市和地区,我喜欢像当地人一样去农贸市场、挤进当地人常去的小饭店,有个厨房学做中国、法国、意大利和挪威的美食,我们的住处,是好友经常聚会的地方,我们一起品尝美食和美酒,讨论热点科学问题。”周朦很享受这样的人生。2012年他认真地在考虑放弃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和在波士顿的生活,接受艾克斯—马赛大学发来的邀请成为马赛大学的终身教授,去普罗旺斯跟踪塞尚、梵高和毕加索的踪迹。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通来自大洋另一边的国际长途聒碎了周朦的“完美计划”。打来电话的是国内德高望重的海洋专家,有着“海洋之子”之称的苏纪兰院士。苏纪兰虽然从小在台湾长大,但在“文革”之后,放弃在美国终身教授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几经波折终于回到祖国,引领了我国现代海洋学的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面旗帜。在电话中,两位忘年交热烈讨论了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瓶颈和需要,聊到了中国海洋未来如何布局和发展,苏纪兰向周朦诚恳地发出了“回来看一看”的邀请。
  一年后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正式成立。在我国海洋工程技术一流的大学中建立海洋科学学科,这标志着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将有更多的中国一流的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参与到全球海洋科学研究和探索中去。成立仪式上,周朦坐在了苏纪兰院士的旁边,他的身份已经转变成为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的首任院长。
  周朦说,我首先是个中国人,然后才是世界人。所以,他决定接受中组部第12批“千人计划”的邀请,毅然回国为建设中国的海洋事业服务。在过去的30多年里,周朦先后参加过30多次全球大洋的考察,历经险阻,无畏而往。而他这一次做出回国建设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的决定,无疑是他精彩的人生航旅中又一次充满历险的启程。
  

一流的研究院要有一流的人才


  “我是被苏老师给‘忽悠’回来的!”周朦开门见山,说完这句话之后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在清华大学的时候就立下了科技兴国的志向,不走管理的道路。后来在国外也有几次机会要承担管理任务,但是都被我拒绝了。其实在欧美的科考船上当首席科学家,就像是在前线领兵打仗,要说服几十个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船长都听你的,困难远大于在后方当一个院长。我只是选择在前线而已。我的硕士导师毛汉礼院士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绝意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经过整整4年的努力得以回归充满了希望的祖国,并将毕生精力全部奉献于发展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成为我国现代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梦想是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在“文革”之后引领我国现代海洋学的发展,他的梦想也是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海洋研究所。我与毛汉礼和苏纪兰两位院士有着同样的梦想,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与工程和技术交叉、结合的海洋学院(研究院),这是三代人的梦想。”
  “在和苏老、当时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杰校长以及现在的林忠钦校长反复沟通中,我意识到,在国内,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功,把握好方向,建立好团队,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必须要做好的。既然这些年来,我心里一直希望能够在国内一流的以海洋工程技术见长的大学里成立海洋研究院,实现海洋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与彼此促进,推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新的发展。那么,正好以此为契机,能够在上海交通大学实现我的理想,这个意义可能比我个人在科研上做一两件具体事情的意义更大一些。所以,我被他们说服了,在后方当一个院长,为前线服务。”周朦坦率地表示。
  由于在海外发展多年,初回国时,周朦连中文讲起来都有些磕磕绊绊。但这只是小问题,适应了一段时间后便解决了。更大的水土不服则是来自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为人处事和体制上的不适。为此,周朦坦言:“我们都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人,什么事情会看不懂?我也是不停地在重新认识,在调整,在适应,在改变做事的方式。”
  继而,周朦又夸奖道,“我国研究院里的老师和行政助理对院长的支持力度是远超过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海洋研究院有一个领导小组,大家非常齐心。加入海洋院的科研人员团结一致、共同争取和执行项目,发展海洋学科。办公室人员的字典中没有‘不’字,全心全意为科研服务。”
  但是,和国外不同的是,国内研究院的院长要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大到未来几年的远景规划和科研决策,院里工作人员工资和奖金的分配,小到实验室的地面怎么铺、墙面要怎么刷,甚至于厕所的设备和卫生标准。“一流的研究院当然要有一流的实验室,很多细节不能马虎,必须精益求精!”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周朦每周都要和基建处、施工队,反复修改和检查施工方案和检查施工质量,要求楼与楼之间要打通,实验室需要防潮、恒温,走道需要运样品和仪器设备,办公室必须实用、舒适、温暖。“我们把原设计彻底地修改了。多谢我们上海交大的基建处、设计院和施工队,他们100%支持我们的修改意见。”在周朦的亲力亲为中,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正在向国际一流实验室建设。
  “我承认,我是个完美主义者。”随即,周朦又马上补充道,“但是人生一世,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不就是完美吗?来加入我们海洋院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
  周朦和海洋院研究院的同事将这种完美主义也运用到了海洋研究院的未来规划和建设上。在他们的计划中,海洋科学研究院将组建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深海生物、海洋技术及人文海洋等多个研究方向,跨学科研究团队将对海洋奥秘开展全面探索,致力于海洋综合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全球气候变化、深海生命过程、潜水器与作业技术、水下观测技术、智慧海洋环境观测系统、海洋法、海洋政策、海洋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海洋研究院期望能够在未来的3到5年内把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建设成一个具备深远海观测和实验能力、能解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海洋环境及生态保护提供数据和政策研究、为维护国家权益提供法律研究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海洋学院,在更远的5年后能在某些领域引领世界海洋研究!
  在周朦看来,上海交通大学在海洋科研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优势:“上海交大设立的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也是名列前茅。利用上海交大在海洋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展海洋科学研究,能够形成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互动的良好局面。可以讲,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为此,周朦在学校领导和同行们的支持下,利用自己的经验、能力和人脉,召集国内外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等领域的优秀科学家,打造一流人才的顶层设计。周朦在各大场合不止一次真诚地表示过:“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海洋强国离不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开发和保护能力,而这些能力无法离开海洋工程和技术研发能力,与海洋仪器设备和装备产业!我希望能和国内的海洋科学技术工作者们一道通过努力把我国的海洋科学与工程技术及海洋仪器设备和装备产业推向世界的巅峰。”
  想要了解在最深的海底,在超高压、超低温的环境下,生命是怎样繁衍生活的?这些极端环境更接近地球生命诞生时的环境,因此对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院里,肖湘教授所领衔的是海洋生命团队,他们正致力于深海生命过程的研究,极端生命过程与生命边界、深海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
  为了实现长期远洋和深海观测的可能,无人化、小型化的海洋观测技术成为海洋技术发展的先导之一。连琏教授所领衔的海洋技术团队正致力于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眼睛”“耳朵”和“肢体”提供技术支撑,计划推出进行海底勘探、取样等任务需要的包括深海探测、深潜、海洋遥感、海洋导航等一系列的海洋自主研发设备。在2015年,由连琏团队参与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在南海完成海上试验,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关键技术,并在关键技术国产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近海海水污染带来的海洋酸度变化、营养盐等海洋物质的产生和自然运输以及因此带来的海洋气候影响的化学过程,大洋中痕量元素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限制则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经领衔的海洋化学团队研究的目标。
  此外,在周朦成为海洋研究院院长8个月后,他向他的老朋友——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地球、大气和海洋科学教授Michael Bender发出了邀请。这位被周朦称作“全球做气候变化的一个伟人”的科学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一直致力于研究海水、大气、冰芯、沉积物和土壤中气体分析方法,开创了测量冰芯气体性质的古气候研究领域,建立了冰期与间冰期生物圈生产力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发展了海盆—全球尺度碳通量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检测系统,为进一步认知和预测目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周朦向Michael Bender教授介绍了研究院的战略规划、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实验室、基地建设等,重点介绍了研究院目前的科研亮点,Michael Bender欣然加盟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担任兼职教授,他的强力加盟,使得研究院的气候变化团队如虎添翼。
  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终身教授Walker Smith Jr.更是主动地找到周朦,要求加盟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他从事极地研究30多年,参加和主持南极航次35次,是罗斯海生态研究的创始人,在国际上被称为“罗斯海先生”。周朦与他相识是1996年,参加“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南大洋项目时,Walker Smith Jr.是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加盟,与周朦和Michael Bender联合,形成了一支世界一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南大洋研究团队。2017年Walker Smith Jr.入选“外专千人计划”,2018年1月1日全职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负责建设生物海洋学科。
  除此之外,周朦慧眼识珠从国内外广邀具有一流科学家潜质的年轻人加入团队。如今网络上有句话特别流行: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目前的海洋研究院拥有了3位院士和2位国家“千人计划”教授等成员29人,周朦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将队伍成员发展到50人左右。在这里面,既有“经验丰富的前辈”,又有“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有“充满朝气的年轻一代”,这样老中青相结合的团队结构,保证了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又快又远的前进。
  

走!向海洋更深更远处去


  在当初的那通越洋电话中,苏纪兰院士曾考过周朦一个问题:中国海洋科研的瓶颈在哪里?周朦一针见血地指出:使用仪器和研发仪器的能力太弱!“海洋科学的进展依赖于我国的海洋技术研发能力,这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瓶颈!”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与潮汐、洋流和海风的动能、海水淡化、海底矿产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周朦介绍道,“海洋科学和技术正经历着从浅海短期‘考察’到深海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对深海大洋及海底进行全方位长期观测正成为国际海洋探测和研究的科技前沿。我们研究院计划将重点开展以深远海观测为主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和生态过程研究,探索海洋和生命过程、海洋环境和资源修复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方法,及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成因。”
  周朦回国后第一关心的是科考船和科考船的合理使用。网上曾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在南极的科考船时每年超过400天,英法德有200天,韩国有120天,而我们中国呢?过去只有区区14天!周朦对此也深表遗憾:“南极是海洋生物等海洋科学研究的‘圣殿’,但是在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组织的全球南极科学大会上,在海洋生物这一领域,我国的科学家几乎没有话语权,因为我们‘缺课’缺得太严重了!”新“雪龙二号”下水,意味着我国在极地海洋研究将有一个飞跃,改变我国极地海洋研究船时少的缺陷。周朦说,我们现在有了极地海洋科研的硬件,我们需要把由上而下“任务导向”的管理方式,逐渐向由下而上“科学问题导向”的使用方式发展。
  从任何一张标准比例尺的地图看过去,从上海到达南极洲的直线距离有将近1.5万公里,确实很远,但在周朦看来,只要有出发的信心和决心,虽远必达。过去的30多年里,他先后13次亲赴南极海域考察,最近的一次就在今年,明年还准备去。60岁的他依然冲锋陷阵在甲板第一线,和众多年轻人一起孜孜不倦地追求对海洋科学的认识,探索人类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去一趟南大洋固然辛苦,但是这个过程对于认识和理解海洋科学问题非常重要!”周朦如是说。
  目前,磷虾是地球上已发现的生物中数量最大的单一物种。据预估,南极的磷虾总量有4亿吨之多。在全球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背景下,南极磷虾是人类未来最大的战略蛋白质资源库之一。“我国已经在南极区域进行磷虾试捕,磷虾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端上中国人的餐桌。但是不要只把磷虾单一看作一种食物种类,因为它对气候、海冰的变化极为敏感,所以磷虾还是一项重要的生态指标。”长期从事多尺度海洋观测的周朦向我们继续介绍道,“在南大洋,含有大量可溶铁的地方存在着大量的海洋浮游植物,二氧化碳被这些植物吸收成为有机碳,磷虾再吃掉浮游植物然后排出粪便,这些粪便落入到海底,加快了让二氧化碳被‘埋葬’的过程;磷虾又是很多幼鱼、海鸟、鲸鱼和海豹的主要食物,是极地海洋生物网的重要节点。你们看,二氧化碳、海洋浮游植物、磷虾、铁、南极.....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却正以一种生态系统的方式,让南大洋成为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海洋墓地,又组成了一个高效率的极地生物网。全世界每年有20%到50%的二氧化碳在南纬60°以南的大洋被埋葬,并储存成巨大的生物量。而这背后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海洋观测研究的重要内容!”
  周朦刚回国时,成功申请到原“973”计划项目“南海陆坡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个项目是我国首次对深海生态过程和生物资源开展的综合研究,为的是提高我国对深海生物资源的开发能力,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治理能力,以及为治理环境问题、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和最终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周朦亲自带领着他的项目团队,乘坐“南锋号”科考船,顶着大风,向南海行进从事科学考察和过程研究。
  之前,南海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低生产力区。从海洋表层看,南海北部陆坡是一个天无飞鸟、水下甚至连海藻都没有踪迹可觅的海上沙漠。周朦带领团队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手段,从探测温度、盐度的温盐深计,到收发水下声呐的声学探鱼装置,团队通过不下20种仪器进行全方位探测,测得介于海洋表层与海下400~1000米的南海中层存在着一个非常活跃、生物量极大的主要由灯笼鱼组成的中层生物圈。这一次发现的南海中层鱼生物量估计为0.7~1.5亿吨,每单位面积的量高出全球历史估计平均值的100多倍。周朦认为,就目前探测情况,10%的南海“中层鱼”储量,就相当于全国渔业捕捞量,可以视为天然的食物储备库,是我国未来可开发利用的重大战略生物资源。在这项研究中还发现通过表层捕食至深海排异,中层鱼起到连接表层和深层的生态系统的关键作用,对于碳和生物能量从边缘海和表层海向深海输出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研究将引领我国在深海生态系统研究领域迈入世界一流。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出海航得更远,探测下得更深,才会有新的发现。”周朦更加坚定了他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必须要走进海洋第一线的观点。
  中国拥有辽阔的海域、优越的海洋环境和资源条件。我国海域内具备丰富的生物物种、巨量的石油和可燃冰储量,更有几百万公顷可进行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水面,一百余处海湾和数百千米深水岸线,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和潮汐、波浪、海洋温差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保护、开发和利用。
  深海的奥秘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渔业、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丰富的资源,还意味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破解深海的奥秘,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如何从不起眼的微生物变成了现在人类和各种生物共存的状态。
  在海洋生物的实验室里,一排一米左右的不透明罐子整齐地摆放在当中。“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罐子,这可是肖湘教授的宝贝!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模拟深海环境的设备。”周朦向我们介绍道,“这些高压罐可模拟出深海1000米的压力,在这种压力环境下,将样品放入其中进行试验,可开展以深海极端微生物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生命科学和海洋科学交叉研究,探讨深海环境的生态结构、能量转换、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这些极端环境更接近地球生命诞生时的环境,因此对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在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模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同时,在深远海观测、深海采样等和国外尚存较大差距的能力和技术上,也正迈开大步迎头赶上。海洋开发,需要获取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需要进行海底勘探、取样、水下施工等,完成上述任务就需要包括深海探测、深潜、海洋遥感、海洋导航等一系列的海洋开发支撑技术。这些被团队成员们戏称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眼睛”、“耳朵”和“肢体”。只有独立研发出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平台,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才能领先世界,海洋开发水平也才能世界一流。
  “为了实现长期远洋和深海观测的可能,无人化、小型化的海洋观测技术成为了海洋技术发展的先导之一。无人深潜器可搭载船舶进行大洋多种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为长期深海资源勘察提供坚实保障。”说此话的连琏教授作为海洋技术团队的领头人直接参与了原“863”重点项目“海马号”ROV的设计研发。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是我国迄今为止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
  尽管深潜器的研发和使用,在全世界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可是,能够自主研发深潜器的国家还是寥寥可数。4500米级的大型作业深潜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海洋装备技术实力,我国“海马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关键技术,并在关键技术国产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我国深海高技术领域又一标志性成果,实现了我国在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有力地推动我国深海科学研究的进程。
  

让年轻人踩着我的肩膀摘到未来


  周朦说没有想到的是,我在美国和欧洲的船上是属于“中年人”,在中国的船上,反而是最老的人了。60岁的周朦一点都不服“老”,当有人尊称他为“老”科学家时,他会向人家“抱怨”道:“我这个岁数在欧美是被看作正当年的科学家啊!怎么一回国就被划分到‘老’科学家的行列呢?”
  在周朦看来,40岁到60岁这个阶段正是一名科学家创造力旺盛、思想成熟、年富力强的年龄段,正该是在第一线大有作为的时候。在过去5年中,周朦参加南海3次考察、长江口2次考察和南大洋2次考察,周朦作为首席科学家依然坚持在第一线亲力亲为,像个小伙子一样搬设备、装仪器、在颠簸的航行中解决实际问题。他说,训练一个年轻人出海的能力需要老师亲身传艺,他很希望能够把自己一生所学的海洋知识和出海经验传给我国年轻一代的海洋科学家们,而这也正是他选择回国来打造海洋研究院的一片初心。
  尽管不服老,但是面对时间,周朦还是保持了一个科学家的客观和冷静:“这不是一两个科学家能够做到的事,需要我们几代海洋人的共同努力和求索,向着同一个目标进行一场接力赛。而建设海洋强国必然离不开人才支撑。所以,在我看来,就当前的中国海洋界而言,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自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我国海洋事业培养具有严格社会、科学和职业道德、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才的使命。由于多年海外生涯的浸染,周朦在培养学生方面有自己一套独到的看法。“我们的年轻人理论基础都不错,但是不能只做纸上谈兵的‘秀才’,要有动手能力,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书斋和实验室里走出去,走向广阔海疆。”
  在周朦眼中,最好的课堂就是在科考船的甲板上,那里是传授与学习海洋科学思想和技术的最佳平台。每一次出海,周朦都会事无巨细地把自己的航海经验和思想无私地传给年轻人。大到如何整修设备,如何提高取样质量,小到如何防止晕船,如何做好自己每天的实验日记。总是在实践中竭尽所能地帮助年轻人获得出海、取样、观测以及独立组织项目的能力。周朦总说:“我不是未来,年轻人才是,要让他们踩着我的肩膀去摘取到未来!”难怪同他一起出海担当首席科学家的年轻科学家张召儒就半开玩笑地感叹道:“周老师帮我计划、执行航次任务,教我们怎么安装、使用仪器,帮助我们成长,同周老师一起出海一次,胜读三年书啊!”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围绕海洋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发展、科技研发和行业服务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共建海洋学院。这是国内海洋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周朦和陈大可院士共同担任学院的院长,他表示:“海洋学院具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学科,形成海洋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创新群体,大幅提升我们国家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如今周朦的日程表上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起床,行政事务、科研项目、教学任务以及各种会议和活动,几乎抽不出片刻放松的时间,忙到晚上12点睡觉。曾经那么会享受人生的学者让我们看到了他“工作狂”的一面。
  “没有办法,海洋是人类未来前途之所系,但是至今人类对于深海的科学认知还远不如对浩瀚太空的认识,这需要我们海洋人去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的海洋研究院在快速地成长,我们团队中的年轻人也在快速地成长。既然选择了这条航线,就要劈风斩浪排除万难地坚持下去。而对于我个人来说,人生有限,时不我待,更应该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
  当被问到对海洋研究的年轻一代科学家们有什么期许时,周朦思忖了良久,一字一句地说:“现实生活中的诱惑确实很多,但我想告诉他们,成功不是比谁挣的钱多,比谁拿的奖多,比谁做的官高。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真正的成功是你脚踏实地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对于中国的海洋事业以及整个人类的海洋事业都有实实在在的贡献!当然了,除了事业,同时个人的家庭生活也要过得精彩才算成功,最好会烧一手好菜,还能够有时间陪着太太逛街”说到这里,周朦又一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一刻,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普罗旺斯小镇上侃侃而谈、快意人生的身影。
  
  

团队简介:


  周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获物理海洋博士学位。先后荣获欧盟居里夫人人才奖、法国科学基金会优秀领队奖以及西班牙巴斯克资深科学家奖等奖项。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于2018年10月29日正式成立,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的基础上,由上海交通大学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而成。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下设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海洋及海洋技术等学科方向,致力于探索海洋环境生态、生命和气候变化的现象和过程,发展海洋观测和分析的传感器和平台技术,研究与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权益相关的战略和政策,服务于国家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Ee8wqUk30wEs3UHPhe9BIg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